点此注册 登录
气功人论坛 返回首页

法颂的个人空间 http://bbs.qgren.com/?6185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杂记2013.03.12

热度 2已有 1340 次阅读2013-3-16 17:17 |个人分类:个人日志|

多日的繁忙使得日志一再中断,也并非完全的无暇去写只不过是因事推脱以作为自己懒惰的借口罢了。也许是中断的时间太长使得写作的思路也一并中断了吧,电脑前坐了多时脑袋里空空荡荡竟不知该写点什么。忽的想起前几日妻对我讲的一梦,觉得梦境有些意思,且将它写出来作为这篇杂谈的引子吧!

前几日清晨妻醒后对我讲梦,梦中是在过年妻与母亲俩人包饺子,这时来了三条蛇(妻梦中时常见蛇)通身发出五彩光,妻将它们用棍子挑起放到外面说等人吃完了再给你们吃,于是两条在外面等候,有一条偏偏不太安分又跑进厨房,妻再次将其用棍子挑起放到外面让其等会,这条蛇也不知是太饿了还是故意调皮抑或是听不懂人语吧呵呵,三次跑进厨房中妻欲再赶,此蛇暴怒摇身一变化作一条大蟒向妻袭来,妻在梦中居然十分勇敢说道:还反了你了,双手握住了那蟒的脖子隔窗将其抛出,只见那蟒又变回一条比先前更小的蛇发着五彩光走掉了。

过一会妻又和她一个同学在大街上走着这时街上行人非常的多,一队队的像一个方向进发,这时她二人见到队伍中一位比丘尼师父,便上前拉住问道:师父这么多人这是要去哪里呢?师父说山中闭关。我妻与其同学二人便央求同去,比丘尼师父说她们二人尘缘未了,时机未到。妻问师父什么时候才是时机成熟呢?师父回答,等你们真正的放下了就是时机成熟了。妻说心中有即是没放下,心中无事便是放下了。比丘尼师父听后便允许她二人一同前去。天气渐冷她二人衣着单薄,比丘尼师父便上来用力抓她二人的胳膊说,这麽冷的天就穿着一点怎么能行啊?赶紧回家去吧。她俩人忍住疼痛就是不说回家。师父便不再抓她们了。又说你们赶紧跑一会吧。她俩就向前跑了一段累了就停了来等师父赶上来。却不知怎么搞的掉进了一个大坑里,坑很深她们上不来坑底还有火,她俩喊救命。后来被师父救了上来,上来后看到好多人围成一个大圈有僧有俗。佛祖在圈中讲法。看到她们师徒三人就走了过来,问比丘尼师父缘由,师父说此二人想同她一起进山闭关,这不刚刚试探了一下她二人的决心。佛祖便对着我妻二人点了点头。转身带着常常的队伍前行。

此时妻听到有人在哭喊,举目望去见人群中有一位老居士阿姨,哭着说家里急着用钱这可怎么办啊?妻与她同学二人就帮忙到处找钱,看到明明地上有很多金银去不知道捡起来给那位老居士,却找到一些一毛、一块的零钱给人送去,老居士说还是不够啊,她们俩人找到了家里的存钱罐,还互相拿着对方的,妻流着泪对同学说,二娟咱们把钱都给了她吧。二娟点了点头于是她俩就抱着存钱罐给老居士送了过去。后来-----就被我给吵醒了。

这个梦很意思,有些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心中有事便是放不下,心中无事便是放下了。我们的心终日装的满满的尽是些名利是非、鸡毛蒜皮的事情,我们连日常的吃喝拉撒睡都放不下还何谈放下呢?能像出家的大师父一样一心向佛,放下功名利禄、父母妻儿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绝不是我们平时想的受到了打击看破红尘躲进了深山中了此一生,相反却是一种真正的担当为自己为众生。(当然不是说所有出家人都有这般气概和魄力)难怪古人称修行到明心见性是大丈夫所为呢!!

放下又何尝不是有种扛起呢,放下的是短暂的,扛起的是长远的。放下的是个人,扛起的是众生。放下的是自私拾起的是大爱。

周日看观音菩萨的连续剧,讲的是观音菩萨修行和救渡众生的故事。他的父亲妙庄王身为一国之君又何尝不是与常人一样终日有那么多的苦恼,就连自己的小女儿都不能留在身边。妙善公主被一个宫中侍女带着逃出宫中在深山的农家里养大。是福是祸呢?在宫中终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动则前呼后拥这样的环境虽在万人之上,却还不是等于把自己关在了一个富丽堂皇的牢中。这能算的上是自由吗?这样的生活失去的是朴实的感情,是纯真的自我。所以当妙庄王失去江山后却反而变得心胸开阔,喜欢上了山民的生活不愿返回宫中。牢无处不在,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牢中呢?只要我们多了机心、多了狡诈、多了傲慢。我们就已经进入到我们自己编织的牢中了。

生活中多数人活在别人的话语中的人(当然我也在这个多数里)。怕别人看不起硬着头皮做,别人一句话可以使自己生气一辈子。幸不幸福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又何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呢/?平凡并不可耻,只要我们能够幸福只要我们能够知足。我们之所以感觉不幸福并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在于我们想要得到的太多了。太上老君说清静经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可见我们心不静是因为心中的欲望过多而导致,如果能够常常反省反思,不妄想不贪得我们自然不会有太多的烦恼。没有烦恼自然也就会快乐,天天的很快乐,还能感染别人跟着一起开心这不就是幸福吗/?

《清静经》是道家一部很重要的经文,虽然经文很短但属太上亲传,真是字字玑珠如若全能领会奉行,一定会是一个性情开阔无忧无恼长命百岁之人,自2010年龙门信忠师父将此经给我以后,我便将此经背了下来,虽然本人愚钝不堪但偶尔读诵一下也能体悟一些道理。

我自己实在是一个马虎人,前几日算来认识臧律师父已经两年多了,跟随师父学佛也近两年了。受益之处自不必说,但就是心性方面太多的放不开,入世修行本来就需要大智大勇大善,而我恰恰是个愚痴儿,称了两年的佛弟子,只怕是没少给佛祖和师父脸上抹灰。幸而师门不弃,在师父和众师兄的鼓励下坚持至今实属不易。

如今在生活与工作的闲暇之余读一读书静一静心,不失为一件快事。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嘈杂的生活环境,浮躁的生活习气及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都已经忘记了读书。更忘记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快乐的感受。即使偶尔的看书也不过是些言情和玄幻类的小说而已,我曾经喜欢读书但现在也很少去读了。但看到好书还是想买回来总想着等有时间了就读一读,但家中买来没看过的书已经不在少数了!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一部好书可以给我们带来的是终生受益的知识。常常想着等有时间了一定坐在靠窗书桌的书桌旁好好地在书海里畅游一番,我平时看的书比较广唐诗宋词、小说野史、老庄、佛经等都略有涉猎。总体而言读古文书比现代白话文的要过瘾。中国语言的精华尽在古文中,我们如若不去读诵和理根本就不能想象古人的心灵境界有多高,更不要说自我的达到或超越了。如若感觉古文生涩难懂我建议先从小说看起,三国红楼,三言二怕、聊斋志异等书看起,虽书中多有计谋杀戮、情爱、奇闻轶事、妖邪鬼魅却无不是教导人们向善陈表因果的典籍。由此类书籍渐渐导向以儒学主导的传统经典却也是我们习惯了白话人的年轻人进入古文化殿堂的易行之路了。我读书向来不求甚解,粗略读过便自有受用之处。我们身为中国人是应该自豪的,因为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来无数的经典,我们在精神食粮上是富足的,但原本富足的我们却在当代面临着巨大的心灵空虚感。我敢说这种空虚感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因为我们传统文化的断层------

我们作为当代年轻一辈走责任有义务将我们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传承下去。白话文的基础是建立在文言文之上的,我们近代的伟大作家为代表的鲁、郭、矛、巴、老、曹无不有着受过系统的传统教育的经历,鲁迅先生自幼读私塾建立的古文根基,他一生喜欢读史记甚至可以背诵,他之所以不推举文言文是当时时局所致,并非他不喜欢古文,我们读他的文章可以知道他读离骚、四书五经、史记、资治通鉴及红楼、三国和道家经典等等且对这些经典见底颇深,多为现代文学大师所折服,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一半出自道家,诸君可想如若鲁迅先生不是熟知传统经典又怎么有如此高的成就呢?这也是现代作家无法达到他们的境界之根本原因。中国文化语言是以文言文的方式传承下来的所以若要发挥到极致必须多多的读一些古书。就像学功夫,最枯燥难耐的就是基本功。如若不从马步练起直接学招式是绝对达不到高超的技击性的。也永远不知道精华就在基本功的习练之中掌握的。曾经在济南时和一位师父学太极拳,师父七十多岁身轻体建终日精神抖擞,眼神直透人的心底。他与他的师父习拳多年(我该称师爷),他每次找师父讨教,老师父还是先从基本功看起。看完半小时的基本功才让他练拳并指点一二。可见基本功之重要性,我们舍本逐末就是我们无法达到前辈巅峰状态的原因所致啊!
    我第一次听说日本和韩国的小学生无不熟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传统启蒙经典,而我们却放弃了这些经典,教孩子的尽是些顺口溜类的无用之物我流泪了。不怪他们两个国家现在强于我们。我们的精华被别人发现了,别人当做宝贝传承下去。我们却视之如糟粕一般,不怪国人素质差,我们成年人连《弟子规》都不知为何物又怎能比得上自幼教育举止礼节的“异邦”。若说梦想我还真有一个,就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为先人负责为后辈负责。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我们的一生真真恰似一场大梦曾经沉沉浮浮未来飘飘渺渺。即便对自性而言我们经历的一切就是如梦一般。作为梦中人的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梦中之梦造作完美,趁我们还有斗志这个空间这个时间属于我们!

写着写着就跑到是万八千里外去了,幸好取名就叫杂谈,要不可真是太不靠谱要落为看客的笑柄了!从12号到16号一篇写了一个礼拜的文章,还是草草结束吧,什么你说“明天不是周日吗?”我们公司向来都是没有周日的!“唔。。。。。。。。”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法颂 2013-3-29 12:43
感谢闲人老师的鼓励1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点此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气功人网 ( 苏ICP备12036507号-1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0304号

GMT+8, 2024-11-16 02: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