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论坛

标题: 五心合一 [打印本页]

作者: 龙脉灵浪    时间: 2009-1-2 22:26
标题: 五心合一
所谓“得其真意,敛以无形”,是为得意忘形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使自己与生俱来如同猛兽的生理结构渐渐隐退。由后天工作及生活习惯形成的局部用力,而产生的各种肢体运动,便是一般人无法在格斗中发出本能整体力的弊端所在。幼儿出生初期,人体肌力圆活均匀,关节润滑却不协调,缺乏成年人的实力,脊柱无凹曲之形,行步时重心自然在两腿之间。但在其成长过程中,由于长期站立与行走,使得脊柱颈项一段与命门(后腰)部位发生内凹弯曲(脊柱形成S状),身体病弱者尤其明显,身体健壮的人往往腰板很直。成人由于局部劳作,形成了肢体关节的散乱,从而导致人体本能无法在格斗中正常发挥。 中医言:“筋,乃力之本。为生力之肉。腱为筋之本,附于骨骼之外起支撑作用 训练整体力的初期,利用了桩法中特殊的要领尽数挑起人体内十二根膘骨大筋(即十二筋经,详细位置《黄帝内经·灵枢经》第十三篇中有详细记载),再通过活桩与变桩等各种训练增强其人体的整体内外协调性,从而获得钢性圆活整体如簧的弹性结构。此阶段训练后,外形刚猛,习者的骨骼出锋,清逸潇洒间架也异于常人。此时内行人一见即知其功力高低,武术圈里称之为“以形鉴真”,此阶段尚无法隐藏自己的功力。 当进一步训练时,应使其外在劲力结构逐步内敛,使他人从外表看不出自己是习武之人,与平常人毫无二致。即武术圈内所说的“隐形”。如初学“虎扑”时,须摹仿虎的外形、动作、神态等以体现猛虎的威力。当自身具备了猛虎的内在劲力结构,只须随意一扑,即可发出猛虎一般的威力,此时已无须再摹仿虎的外形,所谓“老虎趴着也是老虎”。即为“得意忘形”阶段,即内在劲力结构初现。训练内在劲力结构整体连通名为:“五心合一”,即将四梢、两手心、两脚心与头顶心之劲内敛于丹田(人体总重心),由此产生了关节肌体的微妙整合性变化,使受训者整体达标后,在任何状态下(包括日常生活中)都可本能发出灵快的整体穿透劲力。这种穿透力仿似天成,一旦形成后,久不退失!真正纯习后,日常中运动即是长功。 笔者练习过程中,深感“内在结构”(即人体内在的物理结构:如骨架的力学结构,呼吸系统的弹性张力等等)训练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常人即便毫无基础(包括外在易筋结构基础),皆可随时在日常生活之中习练,常习达标之后即可形成“气贯周身”之内劲,全身畅活顺达。格斗时随意发拳都可自然整合传导重心至攻击部位,打击时自觉毫不用意(力),受击者却有如受重力击穿之感,普通人血肉之躯,根本不堪受此一击。现将此训练公之于众,习者不妨自行演炼,慢慢体会,感受其中之妙。 第一部:习者盘腿坐于地上(臀部可垫一物,为效显快可放松裤带,双盘者效果更佳,单盘与散盘也行)。两手放于膝部,头部正直,下颌内扣。颈椎与腰椎(两肾之间)略后鼓。眼视前方。调整好后,用鼻子吸气,注意体会用后背(脊柱)的力量推动胸部慢慢隆起,此时两肩胛尽量向后向内合,肩部随吸气时尽量外展,目的是增大扩展胸部幅度。当吸气使脊柱推动胸部挺到极至时(注意以上要领不可稍失),以胸部主动呼(吐)气从鼻出,自然地保持以上各要领同时,便缓缓将气从胸部降至小腹(初习者在要领正确的状态下,往往不容易将气降到肚脐以下,且会产生腹背的肌肉撕拉的疼痛感,习者不必过于担心,稍有痛楚是为调整匀化各部位肌肉的过程,能稍忍为度,不可猛烈用力,否则会产生伤害)。   要点有三:   一、全身必须在饱合状态下降气,须仔细体会劲达腹、背、肋等全身四周肌体,使之有充胀均匀之感(达标后身如桶状),如有某部位感不顺或憋或瘪(如肋部四周),便在保持要领的状态下反复逐一强化其处。   二、从头到尾整个过程之中都须注意头部与身段的正直,头部如顶重物,降气时连同头与顶部重量一起落入腹部,肩井处(锁骨以上的肌肉,即肩窝)不可僵紧,注意尾骨(骶骨)内扣,如轻忍大便状。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缺此一要,效失其真。因训练上半身的目的主要在于恢复脊柱的先天形态,所以在气沉小腹时注意控制脊柱不可丝毫外凸或位移,所以初习者最好有同伴将掌侧贴于夹脊处,测试习者降气时脊柱正确状态的保持,纯熟后可改为脊柱中段与下段测试。力求整个躯干协调,脊柱正直而有力,慢慢便可纠正病态的脊柱过度形变与运动时呼吸及内脏不协调,从此之后习者外观身形挺拔而健美。   第二部:头部与整个躯干习练形成定型(结构定型)一般两三周便达成。此时便可进行第二部训练(此部可平行站立,侧立、行走皆可习练,效各不同):与第一部动作要领相同,增加吸气时配合双臂如举“杠铃”状至头顶上方(双手握成空拳,两拳之间距离最好与肩同宽,肘部略屈),降气同时体会双手抓举的重物的重量随着呼气“顺”到小腹。注:初期可只练习“阴面”即正面胸腹部。待纯熟后将臂侧平举体认两肋能否劲力顺达,平展双臂时需使双臂形成一条直线,双拳如同撑住两面墙壁。顺达后习练背部(高举与平举可自己调节。)降法,以上所有要领不失,不同之处在于呼气降劲力时肩胛同时下降与外展,无以上基础,此部便为空谈,习者可仔细体认。   要领有三:   一、习练时劲力传达到小腹四周过程中,头顶、双拳、两肘、骶骨务必要定住位(双拳腕须平直),感觉似骨骼支撑而非肌肉用力。   二、功力的增加与肌力的均匀和内力的的协调顺达,关键在于习者高举“重物”的重量,与两面“墙壁”往里合的力度。同时为了容易体会各面肌肉的降劲,习者可自行调整拳眼的方向。   三、最重要的是在做此部动作时,并非是“外在”力量施于自身,而是要体会各关节支撑外在压力的同时,利用呼吸的劲力使外力顺着肌肉的几个面,将外在力量“吸”入人体的总重心(最关键在于肩井部位的放松与下降,习者须用心体认。)小腹的四周,外在压力越大,小腹的澎胀感(功力)越强。此部达标双臂如插腰间,即武林秘传——肾里藏花。卢正文比喻为“手是电线头,插销不要插到肩上,要插到肾部,肩只是电线中段部位”。赵道新先生说“手之动不是肘带动,更非肩动,而是双肾带动,真传的八卦拳称此功为肾里藏花”。此时双臂之间如同撑一硬物,内劲通达。检测时可侧面站立,伸出两拳,让同伴使全身重量压于一只拳面。自己随意伸缩单拳(配合另一拳伸缩,如拉弓放箭之态)体会内在劲力流动顺达,且毫不费力,轻松自在,即初有成效。此部真实达标,对付普通人血肉之躯,一击必溃。   第三部:当上半身的内在劲力结构达标后,便可进行下身劲力传导训练。下半身动作看似简易,实则内涵丰富,暗含深理。习练者须多用心体认。一、习者两腿平行站立,下蹲为马步状。然后,两脚尖外分成一字状(开始时不易保持平衡,可双手十指扶墙而立),与此同时配合“第一部”呼气一节,下蹲到极限,再缓缓起立,与此反复。   要领有三:   一、起落时,脚趾抓地,尽量用大脚拇指点地支撑,脚踝部大筋绷起,同时膝盖务必要定住位。   二、起落时,尾骨要内扣,须认真体会上半身劲力传至膝盖,再将下肢劲力提入腰间( 丹田周围的带脉)的感觉。注意:关键在于体会大腿各面(正、侧、里、背)肌肉,在身体下降与起立时的拧裹(向外),从而使劲力流动自如。   三、上身身体须有后仰之势,须保持脊柱中正。此三部功法完全达标后,习练者便可将习练方法随时贯穿在日常生活当中,练之至纯熟时,须把意感多放在体会全身各大关节之处(主要为十二大关节:腕与踝、肘与膝、肩与髋,包括二十四节脊椎。)使关节之间伸、展、收、缩时劲力自然等合(等张劲力:大臂与小臂间的夹角之力等合,大腿与小腿之间夹角等合,与此类推。)外在劲力表现形式的内敛只要得法,行法正确。日久而作,便可忘形忘式,不拘于外在要领形式,而内藏真意。作拳时随意挥洒,内在劲力自然流转贯通,强大无比,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前辈们称之为“一束浑圆气贯通”。至此,与敌交手,出手无形,一触即发,已达无形无意的境界。并同时为武林人士梦寐以求的武林绝学——“脱身幻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 bixian    时间: 2009-4-10 08:17
功法好




欢迎光临 气功人论坛 (http://bbs.qgre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