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论坛
标题:
六妙门节选(节选自隋.智者老师)
[打印本页]
作者:
张存己
时间:
2009-5-31 16:24
标题:
六妙门节选(节选自隋.智者老师)
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经。故释迦初诣道树,跏跌坐草,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因此万行开发,降魔成道。当知佛为物轨,亦迹若斯。三乘正士,岂不同游此路?
所言六者,即是数法。约数明禅,故言六也。如佛或约一数辩禅,所谓一行三昧。成约二数,谓一止二观。或约三数,谓三三昧。或约四数,所谓四禅。或约五数,谓五门禅。或约六数,谓六妙门。或约七数,谓七依定。或约八数,谓八背舍。或约九数,谓九次第定。或约十数,谓十禅支,如是等,乃至百千万亿阿僧只不可说诸三昧门,悉是约数说诸禅也。虽数有多少,穷其法相,莫不悉相收摄。以众生极悟不同,故有增减之数,分别利物。
今言六者,即是约数法而标章也。妙者,其意乃多,若论正意,即是灭谛涅槃。故灭四行中,言灭止妙离。涅槃非断非常,有而难契,无而易得,故言妙也。六法能通,故名为门。门虽有六,会妙不殊。故经言“泥洹真法定”。众生从种种门人,此则通释六妙门之大意也。
(省略几段,以下为六妙门中最重要一段,即次第相生六妙门)......
次释第二次第相生六妙门者。次第相生,入道之阶梯也。若于欲界中,巧行六法,第六净心成就,即发三乘无漏,况复具足诸禅三昧?此即与前有异。所以者何?
如数有两种。一者修数,二者证数。修数者,行者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是名修数。证数者,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缘,觉息虚微,心相渐细,患数为粗,意不欲数。尔时行者应当放数修随。
随亦有二:一者修随,二者证随。
修随者,舍前数法,一心依随息之出入,摄心缘息,知息入出,心住息缘,无分散意,是名修随。
证随者,心既微细,安静不乱,觉息长短,偏身入出。心息任运相依,意虑恬然凝静,觉随为粗,心厌欲舍。如人疲极欲眠,不乐众务,尔时行者应当舍随修止。
止亦有二:一者,修止。二者,证止。
修止者,息诸缘虑,不念数随,凝寂其心,是名修止。
证止者,觉身心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定法持心,任运不动。
行者是时即作是念:今此三昧,虽复无为寂静,安隐快乐,而无慧方便,不能破坏生死。复作是念:今此定者,皆属因缘,阴界入法,和合而有,虚诳不实。我今不见不觉,应须照了。作是念已,即不著止,起观分别。
观亦有二:一者修观,二者证观。
修观者,于定心中,以慧分别,观于微细出入息相,如空中风。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心识无常,刹那不住,无有我人。身受心法,皆无自性。不得人法,定何所依?是名修观。
证观者,如是观时觉息出入偏诸毛孔,心眼开明,彻见三十六物,及诸虫户,内外不净,刹那变易,心生悲喜,得四念处,破四颠倒,是名证观。
观相既发,心缘观境,分别破折。觉念流动,非真实道。尔时应当舍观修还.
还亦有二;一者,修还,二者证还。
修还者,既知观从心生,若从折境,此即不会本源,应当反观观心。此观心者,从何而生?为从观心生,为从非观心生。若从观心生,即已有观。今实不尔,所以者何?数随止等三法中未有即观故。若从不观心生,不观心为灭生,为不灭生。若不灭生,即二心并。若灭法生,灭法巳谢,不能生观。若言亦灭亦不灭生,乃至非灭非不灭生,皆不可得。当知观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故无观心,若无观心,岂有观境?境智双亡,还源之要也。是名修还相。
证还相者,心慧开发,不加功力。任运自能破折,反本还源,是名证还。行者当知,若离境智,欲归无境智,不离境智缚,以随二边故。尔时当会还门,安心净道。
净亦有二:一者,修净。二者,证净。
修净者,知色净故,不起妄想分别。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息妄想垢,是名修净。息分别垢,是名修净。息取我垢,是名修净。举要言之,若能心如本净,是名修净,亦不得能修所修及净不净,是名修净。
证净者,如是修时,豁然心慧相应,无碍方便,任运开发,三昧正受、心无依恃。证净有二:一者,相似证。五方便相似无漏道慧发。二者,真实证,苦法忍乃至第九无碍道等真无漏慧发也。三界垢尽,故名证净。
复次观众生空,故名为观。观实法空,故名为还。现平等空,故名为净。复次空三昧相应,故名为观。无相三昧相应,故名为还。无作三昧相应,故名为净。复次,一切外观名为观,一切内观名为还,一切非内非外观名为净。故先尼梵志言:“非内观故得是智慧,非外观故得是智慧,非内外观故得是智慧,亦不无观故得是智慧” 也。
欢迎光临 气功人论坛 (http://bbs.qgre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