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次灾害中,如果灾情越发严重,人们的担忧也会随之加剧吗?灾民与非灾区的人,谁的担忧更多?
中科院心理所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汶川“5·12”地震中,随着灾情严重程度的增加,人们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反而随之降低,而在非灾区,人们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反而高于灾区的人们。科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台风眼”。此研究的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23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
《北京科技报》: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心理台风眼”的?
任孝鹏:2003年“非典”的期间,有调查研究发现,北京市老百姓对“非典”威胁的担心其实并没有外界所预想的那么强烈。根据这个发现,我们课题组负责人李纾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是不是越接近高风险地区的人,心理就越平静呢?这就如同“台风眼”,即距离台风中心直径大约10km 的圆面积内,其实风力是相对微弱的。因此,他借助了气象学中的名词,提出“心理台风眼”的概念。“5·12”地震发生后,中科院心理所承担了“受灾人群的心理反应分析及干预方案”课题,主要是调查灾后民众的心理状态,这一个客观事件验证了“心理台风眼”的存在。
《北京科技报》:哪些现象证实了“心理台风眼”存在?
任孝鹏:在地震发生后的一个月左右,我们分别对四川、甘肃等受灾严重的地区,周边受灾一般的地区,以及北京、福建、湖南等非灾区的公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有一次,我到了一个受灾非常严重的村庄,那里的房屋几乎全倒塌了,村民需要灾后重建。外界的人们担心在那里建房屋会不会再次面临地震的危险,当地的村民却丝毫没有这样的担心。我们发现,非灾区的人对灾情的担忧高于灾区的公众。例如,大多公众认为,灾区的血源一定非常紧张,因此各地民众献血热情十分高涨,导致血库在短短几天内爆满,血站不得不发出暂缓献血的通告。这就是非灾区人们对“灾情需求”估计不准确的具体表现。
灾后的第四个月,我们进行了第二轮调查。这一次,我们发现了“心理台风眼”的另一变式:人们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也随着受灾人与自己亲缘关系的远近出现了一个“台风眼”。也就是说,自己与受灾人的亲缘关系越远,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就会越严重。
《北京科技报》:“心理台风眼”的效应是否也会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任孝鹏:国外有过类似的研究。国外研究者比较了住在高危地带(如核反应堆)的民众和远离高危地带的民众对风险源的态度。结果表明,临近高危地带的民众忧虑水平更低、对风险源的风险评价和负面评价更低、对风险源安全性的评价更高。还有研究表明,在垃圾掩埋场投建之前,附近居民对此事非常忧虑,甚至抵制;然而在垃圾掩埋场建成之后,居民的忧虑程度降低了。从理论上推论,日常生活中应该也有这种效应存在的可能性。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科学研究,因此还难以下定论。
《北京科技报》:知晓了“心理台风眼”效应,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帮助?
任孝鹏:“心理台风眼”的效应可以帮助管理层在大灾害过后因时、因地、因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为选择心理安抚的时机、地点、对象、力度等提供科学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