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论坛

 找回密码
 点此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论坛关闭注册的通知周天功养生法函授,祛疾健身
查看: 421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骑士的练功日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7 2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骑士的练功日记



08.10   
从前几日得到灵浪师兄和蚩尤师兄的少林内劲一指禅学习资料以后,于8月10日开始练习。因本人患有多种疾病,所以灵浪师兄推荐我先只是练习少林内劲一指禅的小马步桩。晚上看了几遍蚩尤给的小马步桩的视频以后开始习练。随视频站了大概4分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后腿比较累、抖得厉害,之后就收功了。在收功坐下后才发现骶骨左右、周围,酸胀麻(也就是腰俞穴至腰阳关穴之间的一段腰部),如同针灸后得气的效果。问蚩尤师兄,得曰:好现象。他说这里有酸胀感就有效果了,是个好现象,他说他开始时也是这样的。因感觉比较难受,所以我又问他如何消除这种感觉。他则推荐练习动功中的力劈华山一式,练后效果不明显。之后我就睡觉了。   
参考资料:   
少林内劲一指禅视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48629920_1_1.html   
少林内劲一指禅马步站桩视频: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6275a001008imn.html   
以及群共享区里面的《少林内劲一指禅(灵影收藏)》


8.11
11日开始进入正轨。暂定早中晚3次。11点半一次,3点半一次,21点半一次。早上练习时依然出现了前一天晚上的状况,就是骶骨周围酸胀,其他没什么特殊的。中午练习时间比较长,在我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发现那种酸胀感有了延上性,如同火焰向上燃烧。从骶骨出发的酸胀分左右两路,各经过左右二肾所在的垂直方向延伸,从腰阳关穴直至中枢穴(我说的从腰阳关到中枢,并不是沿着脊柱的,而是沿两肾的垂直方向。之所以拿穴位来说,主要是能比较清楚地知道那个酸胀感到了什么高度)。之后,右路有一股酸胀感如丝一般向右后肩延伸。此时我已经腿抖得站立不稳,不得不收功了。晚上练习时,我着重注意了一下“含胸拔背”这一功法要领,发现含胸后酸胀感明显加强,但是必须非常夸张地含胸才有加强的效果。可功法上还说,要保证百会穴与会阴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这两者好象有些冲突。至于中午的那种延上的酸胀感觉,晚上再没有体会到。但是收功以后发现,酸胀感从骶骨向左右两边拓宽了许多。
参考资料:
练功中禁忌事项有哪些
1.禁忌大温大寒。系指练功场合的温度不要过热或过冷。
2.禁站坐当风。指站、坐功的场合不可有风直吹,尤其要避免背后吹风。古有防风如防箭之说。
3.禁紧衣束带。指练功前要宽衣松带。
4.禁忌搔抓痒处,指练功中气脉流注时,身上若出现动触,绝不可用手去搔抓痒处,以免妨碍气脉周流与交汇。
5.禁忌功后久着汗衣及冷水冲洗和吃冷饭。
6.禁忌饥饱上坐。即过饥过饱均不宜练功。
7.禁忌天地灾怪。指突然有狂风暴雨,迅雷闪电,骤冷突热等,不要在这样气候中练功。
8.禁忌大怒入坐,以免诸脉紊乱。
9.禁忌大乐入坐,以免诸脉紊乱。
10.禁忌久忍二便。指练功时要排清大小便。


表2 脏腑经气流注盛衰时辰表
脏腑 经气最盛 经气最弱
肺 3:00~5:00 15:00~17:00
大肠 5:00~7:00 17:00~19:00
胃 7:00~9:00 19:00~21:00
脾 9:00~11:00 21:00~23:00
心 11:00~13:00 23:00~1:00
小肠 13:00~15:00 1:00~3:00
膀胱 15:00~17:00 3:00~5:00
肾 17:00~19:00 5:00~7:00
心包 19:00~21:00 7:00~9:00
三焦 21:00~23:00 9:00~11:00
胆 23:00~1:00 11:00~13:00
肝 1:00~3:00 13:00~15:00


站桩功法要领
预备姿势:放松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内扣10°左右;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身体中正,
目视前方(图20)。
起势:掌心相对,两臂向前缓缓抬至与肩平(图21);翻掌向上,屈肘收手,经腰间带脉处向后、向外、再
向前划弧(图22);翻掌向下,两臂略收回,置于体前,同时屈膝下蹲成马步站桩式(图23)。
站桩要领:
1.两脚与肩同宽;
2.两脚尖内扣10°左右;
3.十趾抓地,但不要过分用力;
4.屈膝下蹲,但膝不超过脚尖;
5.收腹、提肛;
6.圆档、松腰、松胯;
7.含胸拔背;
8.虚领顶劲;
9.舌舐上腭;
10.目视前方;
11.鼻尖与肚脐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12.百会与会阴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13.虚腋;
14.沉肩坠肘;
15.前臂与地面平行;
16.两前臂互相平行;
17.中指根部与前臂成一直线;
18.手掌成瓦状;
19.手指成阶梯形,拇指与食指成鸭嘴形;
20.上虚下实,面带微笑,自然呼吸;
21.马步站桩时要做到“三个不要”和“一个强调”:不要入静;不要意守;不要将别的功法的概念加入
本功法。强调动作姿势的准确;
22.要做到三个稳:起势稳;站桩稳;收功稳。
要求:每次站桩的时间不宜少于30分钟(初学者时间可以由短到长,循序渐进);架势可随着体力的增强而
由高到低(在一定的范围内,架势越低,“体外反搏”的作用越强,“爆发力”越大)。


08.12
今天练功没什么特别的感受,而且酸胀感的那种延上性没有了。不过酸胀感出现的面积扩大了一些,酸胀程度也明显了一些。另外问一下这种感觉为什么持续性这么强?虽然睡一觉以后酸胀感的面积会有所减小,但也能明显感觉到那种酸胀感。不太爽啊……


08.13
今天早上10点半左右的时候突然感觉到酸胀感比较明显的那些地方(就是骶骨和两肾区域)突然很空,就是一种很空洞的感觉,很奇特。中午练功后感觉酸胀感从督脉中枢穴上升到了督脉筋缩穴,并且右肩好象是肩胛骨内侧的督脉风门穴隐隐有了酸胀感。之后休息时感觉筋缩穴周围有一种被人向上捏提着的感觉,又或是被弹簧向上顶着的一种感觉。很有意思。


08.14-08.15
这两天站桩时感觉督脉风门穴和颈椎区域有些酸胀。从前有酸胀感的那些位置(从督脉筋缩穴至督脉腰俞穴)的感觉变为了一种制感,那种感觉就像被人向上捏提着似的。另外,14日练功时间长了点,差点把病练犯,尿路涩痛,膀胱钝痛,肾隐酸(不同于练功得气时的酸胀感)。大多数运动,以及久站久坐,都会导致我泌尿系统病犯,真是烦人啊。蚩尤兄说了,精进速度太快也不好。


08.16-08.18
这两日站桩,得到的感觉越来越少了,酸感几乎没有了,那种制感还有。18日的时候练了扳指第一套,小臂上的一些穴位有酸胀感。


08.19-08.20
昨天听了灵老给我的点拨。站桩的时候尽量放松,并且无视腿抖,加长练习时间。气感明显增强了。气感的持续性经过14日以后逐渐降低。从持续酸胀感,变成了断断续续的空洞感、制感、胀痛感。酸的感觉不明显了,但疼的感觉开始明显。气的延上性最近几乎消失,气感区域依然集中在两肾及骶骨。20日20点29分,气突然刺入右肾,感觉胀痛(以前的那个气感觉一直是在肾的区域游走而没有进入肾)。2分钟后渐渐消失。另外练习灵老在群空间发的《调身的要领》,之后双肾及骶骨区域气感增加。


08.21-08.23
晚上练功的时候又发现有一股酸胀之气延伸到风门穴了。22日练功反映不明显。23日感觉两肾气感区域整体上移了2厘米左右,许多气开始聚集在脊柱上。原来的时候气一直是聚集在两肾和骶骨的。骶骨的气感从酸胀变成胀感和刺痛感。晚上开始练坐功。虽然是散盘,但感觉还是够累的。我用被子把腰部以下的身体护住,并且在两腿低下垫了一些以减轻小腿和脚踝的压力。气感似乎比站桩还强烈,骶骨胀痛、刺痛感明显。在聚气5分钟左右的时候,又如前些天一般,有一股气攻入右肾,感觉刺痛。攻入三次,约3分钟。之后右肾区域气感炽烈,感觉有制感、胀痛、炙热。左肾虽然没有气攻入,但气感也加强了。我似乎一直是右边气感比左边强一些。最终坚持了20分钟。左脚压麻了。


08.24
我又感冒了!不过惊喜的是,我终于突破了最多26天就得感冒的记录,这次以伟大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坚持了整整43天!大家向我道喜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回到正题,昨天晚上练坐功。从右肾开始聚气。之后气从上顶出了肾,向右肋进发,然后沿肋骨进入肝脏,肝脏和胆感觉酸胀。


08.25-08.27
生病中。


08.28-08.29
因为这两天病还没好,只恢复了坐功的练习。28日晚上练习时气感相当明显。气全都聚于脊柱上。感觉有气一直延伸到督脉陶道穴和其周围的风门等穴位。且龈交穴向上到眉间以及任脉天突穴至膻中穴出现阵性胀感。29日练习坐功时气聚于两肾及骶骨上,又出现了24日的情况,气向右肋延伸,进入了肝胆,感觉酸胀。


08.30-08.31
最近很多天练习站桩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聚气。这两日晚上练坐功,气几乎全部聚集在骶骨上,极热,极酸。之后突然变凉,从督脉筋缩穴往下至督脉长强穴的脊柱和脊柱两侧区域,感觉特别凉爽。然后感觉一股气从督脉腰俞穴如同打气一般沿脊柱向上顶,一下一下,一点一点。大概每分钟前进6厘米左右。那时候感觉很兴奋,以为要通督了。结果气到了督脉脊中穴区域就越来越没劲了,最后顶了半天顶不上去。之后就向右拐,沿右肋进入肝脏了。


09.01-09.02
这两天练习时,手有感觉了,无名指和小拇指有感觉。似乎是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气从手指一直通往颈椎。手指的感觉如同压麻了一般,胳膊和肩背的感觉则是酸胀。气感集中在督脉夹脊穴上下的脊柱。以及督脉大椎穴至督脉风门穴的脊柱上。似乎四神聪也有感觉。下半边脊柱的气,沿左肋进入脾脏。并且依然有气,沿右肋进入肝胆。或许是因为练坐功时的气感太强了,感觉站桩的气感似乎越来越小了。我发现我练功时聚于督脉的气是一节一节的。似乎和别人那种连起来的不太相像。从督脉大椎穴到督脉身柱穴为一节,从督脉筋缩穴到督脉腰俞穴又是一节。也许这样一节一节不太连贯地通一下以后,还需要气感将空缺的那些慢慢填满才能通督。


09.03-09.04
这两天练习时,慢慢将督脉筋缩穴至督脉灵台穴的一段从前没有气感的经络通开了。至此,督脉大椎穴至督脉腰俞穴全都通了。并且气向上走的时候,顶得人不得不含胸拔背,督脉大椎穴那里的气感很强,感觉后面脖子被气顶得很厉害,不得不低头。同时头顶四神聪和鼻子以及门齿龈交穴都有气感。右脚背也有气感,不知道是什么穴位。另外,气一直都沿肋骨向肝胆和脾脏延伸、集结。


09.05-09.06
从8月24日感冒到现在,一直在拉肚子,慢慢感觉气不足了。特别这两天气明显不足,没劲。气似乎都通不到督脉大椎穴了。另外,灵老教的一步功——中央无极土功法已经练了6天了,效果是:没感觉。因为拉肚子,所以我站桩的时间缩短了。虽然坐功仍然能做30分钟,但是坐到最后都是死扛着,心跳特别快(大概每分钟120次左右),虚汗顺着脖子、背,一直流到床上,湿了一片。最后说一下,我的气优先进入肝脏,补胆气;其次进入脾;再次向上聚集在督脉大椎穴。不过这两天聚集在肝胆的气感还是很强烈,到最后强得我都受不了,特别酸胀。


09.07-09.11
这几天练功反映不多。坐功、站功,气感不强。卧功练习时集中意念有感觉,不集中意念就没感觉。对于我这号新手,集中意念是个令人头疼的事情。往往我集中意念的时候,鼻炎、胃痛、膀胱痛的感觉就特别明显。思绪乱飞的话,病痛感觉不明显,练功感觉也就不明显了。9日练卧功的时候我又好不容易练出点感觉。感觉任脉鸠尾穴附近有气聚集,意守,之后气从鸠尾沿任脉向下进入了下丹田。且感觉下丹田饱胀。练完以后感觉膀胱后面,直肠前面的位置有东西顶着,有些不舒服。从这次以后,练坐功时,时不时就能感受到有气从鸠尾穴附近向下到下丹田。右腿的一些经络在练坐功时有气感。


09.12-09.15
最近两天练功,右腿上两条经络通了。从督脉腰俞穴到任脉气海穴的经络通了。有一次站桩的时候感觉有气沿督脉到任脉进入脾胃,感觉酸胀。站桩后获得了阔别已久的高峰体验,浑身舒畅。练坐功时感觉不明显,但呼气时可以感觉到有气从脖子向下到了下丹田。练一步功时,位于身体正中线上的,胃和肚子上的动脉搏动感觉非常明显,偶尔能感觉有气从中丹田到了下丹田。


09.16-09.17
这两天练坐功和站功似乎进展不大。似有似无的气感好象已经无力继续通周的步伐。感觉气通过一些位置的时候似乎比较困难,这些位置分别是:督脉筋缩穴、督脉大椎穴、头顶百会穴还有门齿龈交穴。感觉气通过这些位置以后,气的力量就有所减弱,当经过层层减弱,到达下丹田时,已经气若游丝,不能继续前进。不过昨天练坐功的时候倒是有好玩的事情出现。练习时感觉大拇指和食指有磁场。当我将两个指头稍稍贴近时,就能感觉到斥力,稍微离远一点,斥力就没有了,再将指头贴近,又会有那种斥力。很有意思。另外,灵老让我们这几天试试坐式的一步功。感觉差别不大,不过容易出感觉。灵老说的那种中丹田的气囊的感觉出现了。但是我出现的位置似乎不太对劲,是在膻中穴的位置,而不是鸠尾穴。而且吸气的时候膻中穴的感觉还会向上走2厘米左右。当我改用腹式呼吸以后,气囊的感觉出现在鸠尾穴,吸气时上移到膻中穴。


09.18-09.24
最近膀胱炎和胃炎犯了,身体状况不好。练得没什么进展的感觉。灵老说经络贯通只是一种现象,并不代表健康的加强。所以慢慢来吧。


09.25-10.01
胃病最近刚稳定下来。胃病犯的时候,吃饭很少,人的精神状态很糟糕,整天昏昏欲睡,这恐怕是影响我最近练功感觉的主要缘故吧。最近两天练坐功时,两肾的气感又恢复了以往的强烈。二步功找到点感觉,心窝出现了酸酸的感觉。调节呼吸,吸气收腹,呼气放松,就可以感觉到有东西沿任脉在中、下两个丹田之间移动。不过节奏一掌握不好,感觉很容易消失。灵老给我说过,没感觉并不代表没进步。最近感觉不明显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疾病的缘故。等练出成果了,病也就好得差不多了。所以不必着急。


10.02-10.05
2号练一步功后,打了好多嗝,其他似乎没反映了。练二步功,后背夹脊穴至命门有些温热,但是前心拔凉拔凉的,有些不爽。筋缩穴到至阳穴之间有一个点,感觉极酸。那个点,在我久坐后也会有极酸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4号练二步功和坐功的时候,气向下走的过程中,有两种特别的感觉。练二步功,气向下沉,感觉下丹田像一个水缸,气像水一样滴进去,有一层一层泛开的感觉。练坐功的时候,感觉下丹田像一个球一样的,气像水一样滴在球上,然后沿四周流下去。5号练一步功,终于又出现了那种热的感觉,但是没持续到20秒就消失了。练二步功,气沿任脉,随呼吸,上下走。但是气向上的时候并不会止于鸠尾穴,而是会继续向上,走到大概是紫宫穴的位置。气向下走的时候,能感觉到气如同钟锤一样撞击下丹田,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实际上感觉是很轻的。大概数到第210次的时候,鸠尾穴的气感极其明显,同时后背命门的气感也明显起来,但是并没有出现热的感觉。


10.06-10.07
这两天练坐功很有感觉。不过看起来,短期内通小周是无望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还得从练坐功特别有感觉说起来啊。最近练坐功,感觉气都被截留在胃里了,胃里的病灶在和气接触以后会疼痛,然后感觉气被病灶慢慢吸收、消耗掉了。接着气会继续循经进入胃部,接着病灶又会痛,之后又被吸收了。因为气都被截留在胃部,不向下走了。所以恐怕我通小周的进程要大大拖后了。当然,等我通小周了,估计胃病也就好得差不多了。哈哈。


10.08-10.11
最近感冒了,练功时功感急剧减弱。而且11日练一步功时,出现了一个似乎不太正常的反映。一步功有温熙身体的效果,在我感冒以后四肢都是凉的,练一步功能慢慢将其温暖,甚至可以感觉到,温暖的血液进入冰凉的毛细血管后,产生的麻酥酥的感觉。就在我冰冷的手脚都被暖热了以后,感觉到命门处开始发凉,而且四肢越暖和,命门区域似乎就越凉。为以防万一,我就提早收功了。


10.12-10.14
发高烧中。


10.15-10.16
持续了5天的39度的高烧今天总算退了。病中练功的效果开始显现。退烧以后胃口奇好,估计是在感冒期间持续练坐功,气一直攻胃的病灶的效果。退烧以后,曾经出现过的肝胆区域的气感又重新出现了。同时脾和两肾的气感比以前明显。以前从未出现过气感的肺部也有气感,而且相当强烈。以此对比前段时间没气感的情况,本人认为聚集在脏器上的气感越强烈,代表该脏器病得越重,需要有很多的“气”来维修它。气感越轻,是代表这一脏器需要维修的地方不多。如果没有感觉,那恐怕就说明这一脏器目前状况良好了。


10.17-10.19
一步功最近功感颇多。练功时能很明显得感觉到,腹部区域多条动脉的搏动。尤其是胃部的搏动,如同心脏生长在胃里一般,敷在心窝部的手掌,能明显感觉到搏动造成的腹部突起,感觉如同将手掌敷在心脏上一样。开始后,约20口呼吸,即能感觉到这些搏动。而后身体会慢慢温暖起来。每次练功,热感倒不一定集中在前后心,我的前心区域一般感觉不到有多少热感,但是搏动感相当明显。不过命门区域一般情况下还是有比较强烈的热感的。因为我肢体末端一般都是冰凉的,所以其次热感较强的区域就是肢体末端了。


10.20-10.23
一步功又有了新的情况。练一步功的时候,出现了和站桩时相同的气感。有那种气感的区域是骶骨和两肾周围,而且具有一定的延上性,与刚开始站桩的气感极其相似。最近练一步功,有一个事情让我比较头疼。以前练一步功,只会打嗝、放屁。现在练大概7分钟左右就特别想上厕所解大手,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只好去。不知道会不会影响练功的效果。还有,练一步功热了以后,感觉命门火受到命门寒气阻滞,而命门火很弱,不能与其对抗,之后我就会打寒战。虽然身上的实际温度很热,但是我感觉命门区域很冷,然后就会不停地打寒战,很不爽。


10.24-10.28
发烧生病中。练得没感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1:02 | 只看该作者
我是群里的骑士,欢迎大家光临。沙发自己坐,大家坐板凳吧。哈哈。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8-11-18 15:10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欢迎!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4 19:28 | 只看该作者
10.29
晚上练坐功的时候,不小心开启了命门火,热得要死。可能是我把一步功的某些练法给练到坐功里面去了,晕。而且鸠尾穴和命门的气感特别足,特别酸胀。我发现一步功的那种热感会受到练习前,身体温度的影响。如果练之前身体比较热,那种热感来得就很快,如果像我平时那种冷冰冰的体温,热得就慢,甚至感觉不到热感。不过我是寒性体质,我感觉热的时候,可能就是普通人平时的一般感觉。所以切勿对号入座。


10.30
今天,验证了29日总结出来的一步功热感的产生情况。在练功前,我做了些准备活动,并喝了些热水,待身体稍微发热、发汗后开始练功,命门火马上便启动了。并且下丹田偶有零星气感。位于中焦的任脉似有微弱酸感。命门有较强气感。而且我发现在不练功的时候,命门火偶尔也会启动。练小马步桩发现背部有蚁走感,但是不痒。


10.31
今天练二步功,在身体两侧出现了纵向的酸胀气感,右侧气感非常明显。站桩,又出现了蚁走感。


11.1
无新情况。


11.2
练坐功时,停留在胃部病灶的气,开始向下,进入小肠的了。而且小肠的有些地方受到气的刺激会痛,看来我小肠也不太好。


11.3
我发现这几天不练功的时候,胃部也会有气感。有些时候是气囊感,有些时候是单纯的酸胀的气感。


11.4
天气晴,心情一般。
最近练功,身上酸胀的气感太强了,尤其是任督二脉,强得让人几乎无法忍受了。


11.5
天气晴,心情一般。
我最近发现,我练功后打嗝的次数减少了。现在练完大概会打5个嗝,以前最多的时候要打20多个。而且我发现中丹田的气囊感经常出现在不练功的时候,但是却很少出现在练功的时候。今天练二步功的时候,筋缩穴与至阳穴之间有一种似凉非凉的感觉,同时有点酸。在练到大概第280次呼吸的时候,突然晕了一下,时间很短,之后就不晕了,所以我就继续练功。但是练完以后刚下床就又开始晕,而且还耳鸣,右耳尤其厉害,一度让我怀疑右耳是否还有听觉。15分钟后一切都慢慢恢复了。


11.6
天气晴转多云,心情一般
昨天出现的那种眩晕,在今天又出现了,不过眩晕的出现似乎和练气功没有必然联系,那次可能是碰巧出现在练功的时候了。今天,这种眩晕在早上和晚上各出现了一次,且出现时,都不是练功时段。同时伴有耳鸣,一般是一侧的耳朵较重,一侧的较轻。与家人讨论后认为,这可能与我最近吃的生脉饮有关。因为我以前就有过对生脉饮的不良反映。11岁时出现的不良反应为:神疲乏力,四肢倦怠,精神萎靡,嗜睡。这次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头晕和耳鸣。


11.7
天气阴,心情一般
今天晚上练坐功,发现我可以向下沉气。在轻柔地呼出空气时,能感觉到有一股气,从脖子以下一点的位置开始,向下慢慢沉入中丹田,进入中丹田后,气就不再向下了。鼻子、上下门齿有强烈的胀感。而且我发现最近即使在不练功的时候,上下门齿也常有这种胀感。


11.8
天气阴,心情愠。
我发现最近不练功的有些时候,也可以开启命门火。


11.9
天气阴,心情愠。
我以前火大的时候,经常怒火淤积在胸口膻中穴区域,日久以后,那里经常长痘痘,后来在那里就结了个紫色的斑。最近有点怒,结果发现练功的时候如果有怒火,怒火很容易从小肚子,沿身体正中线,向头顶冲。冲到头顶就会头晕、头疼、头胀。大家注意了。


11.10
天气多云,心情一般。
最近练功的时候发现督脉的气比以前顺多了。以前气很容易卡在夹脊穴和大椎穴那里一些。另外,在生脉饮停掉以后,那种头晕很快消失了。生脉饮的配方是:党参、麦冬、五味子。功能主治: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估计我的体质不宜滋阴。


11.11
天气晴,心情一般。
晚上练坐功的时候,髋骨左右两侧和胃部气感强烈,三者排列呈三角形。下丹田有滚动的气感。有气沿任脉进入口腔咽部,咽部有麻酥酥的感觉。沿督脉运行的气非常顺,督脉如同气管一般,毫无阻滞地将气送过头顶。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8-11-25 20:39 | 只看该作者
看你一天天好转,能量加强,也很为你高兴,脾胃是后天之本,五脏精微能量之源,听说你饭量大增,精神一天天好转,着实说明你坚持的意志带回了回报,可为师兄弟们的榜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此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气功人网 ( 苏ICP备12036507号-1扬网安备(32100302000104)

GMT+8, 2024-6-26 07: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