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十一)学生问:胸膛紧的时候能否依然照见实相?
张讲师答:紧就观察紧的实相,松就观察松的实相,不分别取舍,如此而已。然而为什么课堂上我一直强调要松下来呢?因为众生在胸腔紧的时候特别容易攀附妄想,胸腔松的情况下较能培养实相的觉知力。等到实相的觉知力成熟后,松便观察松的实相,紧便观察紧的实相,没什么取舍的。
(四十二)学生问:譬如说我看到了一个人,他正在做一个事情,而我有一个感觉上来,这样有没有知见?
张讲师答:这不一定有知见,有没有知见不是从外在表现来论的,也不是从内在有没有感觉来论的,而是要从你对里面正在产生的感觉有没有好恶贪嗔、有没有分别取舍来论的,对正在升起的那股能量起了贪嗔分别,才叫做“知见”。“知见”就是有分别罣碍的意思。而不只是有感觉,若说要当一个没有感觉才叫没知见,当这样的人还有什么意义呢?
(四十三)学生问:当我看到一件不平的事情,起了一个念头想去见义勇为,那这样算不算起了一个好恶的知见呢?
张讲师答:想要见义勇为时,里面必定有一个感觉上来,就是那股能量的振动,你正准备好好运用这股能量做一点事,这很好,但是对于那股升起的能量有没有好恶分别,才是有没有堕入知见的关键所在。若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并没有在那股振动的能量上攀生对待取舍的知见,只是当作一股能量在运用它,而不是被它所用,这样依然叫做“无念”。无念并非脑中没有想法,没有念头,或是不知道选择怎么做才是有益的,而是没有罣碍本性的念头存在,也就是没有在那股能量上攀附好恶的情形发生。
因此“我喜欢见义勇为”这样算好恶知见吗?这样不算,这叫无念。唯有那当下对胸中的气机有了好恶,那股气越大,你的好恶越深,不自觉中对那股气机产生助长或抵制,那个才叫做对待知见,才叫做贪嗔好恶。
所以读经典“主轴”一定要抓清楚,经典中的每字每句都在指你性命的内在,而不是外在那些行为选择,而外在的行为选择,却会因为你解除内在的枷锁而展现更有弹性、更有益的选择。这个主轴虽然你现在好像听懂了,但是你会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失掉这个内在的主轴,不断的走回以前的老路子,因此最好时常上经典课,时常拿起经典来提醒,这个主轴你必须要不断的厘清才行的。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讲了四十几年的经典还讲不完?因为能抓到主轴不失去的人真的很少很少。
(四十四)学生问:你说罣碍都发生在里面,可是我每次看见我老婆作出什么事时,常觉得很火大,我觉得问题好像不是在我的里面,而是在我老婆身上。
张讲师答:首先你要知道,并非你每次看到你老婆时都很不舒服,而是你的内在有股火气上来时,才觉得不舒服,虽然她做著样的事,但在你内在的火气没上升以前,你也不会觉得不舒服,你不舒服到无法控制,纯然是因为你内在的火气上来了的关系,所以我说问题在内在的那股火而已。
心中那股火现在已经是你的一种习性知见,不一定要老婆惹你才发生,别人惹到你也会发生的。因此这是习气知见的问题,而不是哪个人的问题,因此我说问题在你的内在。
(四十五)学生问:我想要让内在都没有任何发生,那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学问有什么用!
张讲师答:对的,内在有所发生那是很自然的,这就是本性的珍贵处,也是我们身为万物之灵的尊贵处。若你是以不让内在的能量感受发生为努力的目标,那就等于跟自己的本性在作对,好像水要跟自己往下流的性作对,或木想要跟自己往上生长的性作对,这既使努力一辈子也不会成功的。然而当你堕入"消灭内在感受"的陷阱时,也正代表著你很怕那感受的发生,简单的说就是你正在对这感受“贪嗔取舍”了,这正是经典中所谓"对待知见"的所在了。
修行不是要“正等正觉”吗?不是要“不分别取舍”吗?不是要“不与它罣碍”吗?不是不要“时时勤拂拭”,而要“本来无一物”吗?然而此刻我们却完全走在相反的道路上!
因此彻底解决烦恼知见的重点是,当那股能量感受又在你胸中振动起伏时,只是放宽胸怀看著它,任其自在,但不要对它攀附任何好恶的知见,一切就解决了,因为那点振动在没有知见攀附助长前,本来无害的。
这种解决烦恼的办法,不寄托在贪爱它,也不寄托在消灭它、转移它,而是寄托在任其自来自去,它来了也不伤,它去了也不怕,外在的事尽管用你觉得对大家都好的方式去应对,重要的是不要让内在那一丁点能量的振动影响你的作为,你可以应用它,但千万别被它所用了,只是放任它原来的清真,便已吻合千经万典的精义,这才是究竟的解决之道。而这也正是“黄庭禅”课程中所要我们不断重复练习的主轴所在了。然而“可道非道也”!多说无益,欢迎您利用假日来体验。
(四十六)学生问:坊间所提倡的“动禅”与你们有什么不同?
张讲师答: 各种禅修的方法都有其好处,动禅常用的方法大都是在动态中的观察,如走路中的观察、跳舞中的观察、也有的配合瑜伽、太极拳…等动态中的观察,这都是观察身心的好方法,然而实际上行住坐卧中任何时刻都是可以观察身心的好时机。
但不论您正处在动中或静中,心念的攀附永远只在黄庭一窍的小小气血中发生,因此不论静禅也是观黄庭气血感受有无攀附,动禅也是观黄庭气血感受有无攀附,这一个主轴是永远不能改变的。若不懂得于动静之中观察黄庭一窍中是否产生攀附与罣碍,以及是否照见本性清真,却徒于呼吸出入或四肢的动静中苦观察,是失其根了。
(四十七)学生问:‘眼睛不多看,魂气藏于肝,鼻子不多嗅,魄气藏于肺,嘴巴不多说,神气藏于心,耳朵不多听,精气藏于肾,身体不移动,意气藏于脾’五种神气能够守‘中’,则能归于本位。‘中’是中和之道,还是老师所指的‘黄庭’?
张讲师答:您所说的正是老子“少思寡欲”之道,而这少思寡欲的目的,不外是为了安定您的心,心安定了,所以魂气自然藏于肝,魄气自然藏于肺…若是眼少看、鼻少嗅而仍然不能栓牢您的心,那么魂魄精气亦必将失位。圣贤所创的方便法门,不外都是为了安定您的心,而您的心在哪儿罣碍动荡呢?就在黄庭。又您所谓不多看、不多听之后的中和之道是从哪里检验呢?您可能会说“由心情检验”,而心情不就是发生在黄庭吗?中和不由黄庭检验,又在哪里呢?
(四十八)学生问: 打坐时很容易昏沉,要如何克服?
张讲师答:精气充足的人打坐内在气机活络,故较不易昏沉,精气衰疲的人打坐时内在气机沉滞,故较易昏沉,您的情况待精气较为凝聚提升后昏沉情况才会有改善。
然而什么样的人精气较易溃散衰疲呢?像是工作太过疲累的人,或是情绪起伏太过频繁的人,睡眠时间不够充份,或是因不良的饮食造成身体过度负荷的人,都是精气不易长养的人。
想要让精神重新得到长养,您得好好调整作息,并且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才行。打坐本身就是是养精畜锐的很好办法,但并非立即可以见效,所以初期有蛮长一段期间的禅坐中,您将依然难脱昏沉的困扰。
为了改善这个情况,您可以在打坐前先做些活络筋骨的热身运动或软身操,这有助于阳气与精神的提升。禅坐中万不得已又陷入昏沉,也不必懊恼,把黄庭禅所教的方法拿出来用,您只是觉知著那份昏沉,了解自己正处于昏沉的情况中,看看此时有没有情绪的攀附,尽量放轻松,不毛躁、不懊恼,只是觉知它的级数与实相,天天这样耐心的打坐,日子久了您就能体会到精气有了大幅的改善的。
有缘都如果能访得古手印的帮助,加上生活习惯的调整,精气的提升将势如破竹,如长虹之贯月。
(四十九)学生问: 静坐时身体为何会摇晃?
张讲师答: 我们且看《了道秘录》里的一段说明便知:
‘当入静之时。阴阳两气同时俱发。愈发愈大。以致阴阳两气互相搏而不能展。故能令形体摇动。中气是阴阳之枢机。阳自此降而为阴。阴自此升而为阳。到阴阳升降自如。即无摇动之现象矣。其所以静极而有摇动者。乃阳气欲上升。因脾土虚而不能上升。阴气欲下降。因胃土弱而不能下降。于是二气相抟不能畅达。乃郁勃于上。而为摇动也。此时尤当守持正念。切不可随其动摇。如不将窍守稳。以为静极而动。即随之摇动。固属日久成为习惯。不易更正。且身一动则心亦不静。观道书往往说出种种有形有相工夫。学者不察。甚至搬运呼吸。以助其动。徒弄精魂。一动而身心皆动。试问习静乎。抑习动乎。’
由此可知,静坐初期偶而有身体动摇的情况实属平常之事,只要将不分别不罣碍的心守稳,莫作佛想,莫作魔想,待阳气升足,不久自平矣。
(五十)学生问:是不是只有新人静坐时才会觉得腰酸背痛?为什么我静坐两三次了,还是会酸痛?
张讲师答:坐了三年、甚至三十年还是照酸照痛的,只是程度略微减轻而已。静坐的目地不是练体力的,也不是求个筋骨不酸不痛的,更不是求个全身清凉畅快的。静坐的目地始于观心、中于觉性、归于立命。何不任身中的造化安排你该承受的路呢!宽心含容各种感受,不与相忤,究竟解脱从此立根。
(五十一)学生问:学习内观要从花时间打坐开始吗?是不是只有从静坐中才能深刻体会黄庭禅的变化呢?静坐的真正目的为何?静坐是每天必要的功课吗?要多久?
张讲师答:观察无分姿势,行住坐卧皆可。但静坐容易有明确的主题可以练习观察:“酸楚”。练习在肢体的酸楚中,与黄庭衍生的热血和平共处,而后将这因观照心头实相而得解脱的经验,实施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刻中,这才是静坐的本意。静坐不是在比耐力,也不是在比谁坐得姿势漂亮,或是谁坐得比较久,而是培养在动荡的气血中,因觉知实相而获得解脱烦恼罣碍的能力。
然而这只是静坐的一半目的而已,因为修行并非只修一个心就可以了,静坐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法身的净化,法身的剥阴取阳。古人所谓精化气、气化神、神还虚、虚还无的修炼大法,是要靠静坐才能启开的。这部份我们在禅修班“失落的大学问”这堂课里面,已大略指出它的精要了。
(五十二)学生问: 为什么要成佛?整日想成佛是不是比凡夫还更贪吗?
张讲师答: 佛是觉,是清醒,佛是本来,是自己,人人本来是佛,成佛是找回真正的自己,清清醒醒的作个自己而已。圣贤为渡众生出于迷津,不得已用“佛”这个字来诱导之而已。
就像一个刚从矿坑钻出来的人,全身沾满了不属于我的污垢,洗个澡重新当个洁净清爽的自己不是更自在吗?修行就像一个矿工正欲洗去全身的污垢,返回清净的一身一样,是卫生的行为,不是贪!份外之求乃谓之“贪”,找回真正的自己不宜以“贪”称之。
况且成佛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保有一个清净的心,一个不贪不嗔,不分别取舍的心,一个可以为渡众生而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心,这样的人你认为他会贪个什么吗?
一个人若能成佛,实乃经过上天无数考验而证得,岂有怀著贪心而能过得了天眼的呢?
(五十三)学生问:人生的意义为何,可否也给予教导?
张讲师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放下自我,与一气同游无穷。望天下苍生,人人得此真机。
(五十四)学生问:这门学问与生活太遥远,很难去实行!
张讲师答:这方法不是要叫你离开生活,而是要使你在生活的喜怒哀乐中,也具备观察的能力与智慧。但这两天只是一个开始,就像练拳前得先蹲一段厚实的马步是一样的,别以为蹲那呆板的马步距离活用的拳法很遥远,其实往后的每一招活拳都用得上这一招呢!何远之有!
新学员因为对这学问很陌生,大都会觉得很难将静态中的所学,应用在动态的日常中,为突破这点,学员可多参加几次每周六早上10:00的单元练习,假以时日便可豁然释怀。
(五十五)学生问:讲师说平常要多练习,到底要练习什么?
张讲师答:练习在生活中的分分秒秒间,在胸口中随时保持对黄庭气机生灭起伏的实相真知。真知在胸便即刻解脱所有是非烦恼与罣碍,便即刻获得清静与自在。人生所追求的安乐满足不就是这个吗?练习分分秒秒的真知,不是忽得忽失的灵光一现。真正步入练习,方知这是大学问。
(五十六)学生问:烦恼可以借由“禅修”短暂放下,但相同的烦恼及念头也在短暂中又重现,有什么办法可以得到精进呢?
张讲师答:正确的禅修可以帮助我们对于心头不断来袭的气血,得到彻底的觉悟与放下,然而心头的气血在得到正确的认识后,依然会不断的重现,它像冰雪溶化般,一层层的浮现,这就是你的“心业”所在!也就是说,你的“心业”就卡在黄庭中的那股气上!初练习时,你要一次次的对著这股夹杂“业力”的气血不断提起真知,使每一次的气血起伏只是如潮来潮往般自由的存在,不再代表其他任何烦恼罣碍的意义,此时你已逐步踏上“了心”之路!你已经在精进的路上,你要为此感到欣慰,千万别因为它的不断出现而感到懊恼!
(五十七)学生问:内观出内在感受的级数后又如何?外在事务要如何选择?是以和为贵,或是继续依自己的感觉做?
张讲师答:往内觉观,只剩下气机感受的级数实相,所有烦恼罣碍即刻解脱。过不久烦恼又来袭,依然提起观察实相的真知,又得即刻解脱。一有情识攀附即练习觉观,时日一久,往后不论什么气血来袭,都只剩下气机实相而已!人生真静从此奠基。
外在事务的应对方式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没有一定模式的。文王选择以和为贵终其一生;武王选择一怒而安天下;颜回选择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伊尹选择出仕,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可见虽圣贤亦有不同选择,圣贤唯依内在实相而行,不求外在之同否也。
(五十八)学生问: 有关理论的知识已知道很多?请问怎么做?
张讲师答: 过去你学了很多理论,但只差一个黄庭,现在虽然你知道了黄庭,但还差一个实地练习。你只差练习而己,不缺其余!例如一个小徒弟向师父学雕刻,老师父毫不隐瞒的,把刀子怎么拿,力道怎么控制,神韵怎么拿捏都讲清楚了,小徒弟就会刻了吗?还没呢!若少了三年十个月的实地磨练,怎能驾轻就熟呢?
所谓实地练习指的是什么呢?先学静坐中观察自身的所有感受,再观察黄庭与情绪的关系,而后再练习在动态生活中、工作中,当情绪微微升起时,觉知黄庭气血实相的定力。这漫长的观察期间你将会产生非常多的迷惘,此时你将会非常需要三教经典的指引,因此尽早参加经典导读的训练,对于未来的突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些都是为了构筑稳定的基础所必需加强的工作,你真的准备付诸实行了吗?
(五十九)学生问:你们是什么动机想办这样的课程?
张讲师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是吾愿也。
(六十)学生问:讲师是什么门派?用的是什么法门?总有个起源吧!这学问是不是与任何教派无关?
张讲师答:遥想五教以前的古人,见了面只问:‘请问什么是我的本心本性?’或问‘请问什么是返本还原的正本清源之路?’他们不问教派,因为真理不因教派而有所改变;他们只论对错,因为性命真理永远存在。余二十九岁有幸拜入先师 马祖门下习道,因而觉悟性命心源,众生无二无别。虽然有团体就有派别,但念苍生一体,性命无二,为免教派之蒙蔽,故愿暂置门派之别不论,请诸君见谅。
(六十一)学生问:观照自身时应该要"一体同观"才对呀,为何只观黄庭这一方寸呢?
张讲师答:是的,应该一体同观才对,但纵观周身各部位的气机,它们本自无相。唯有黄庭(心轮)一窍的气机波动会有贪嗔好恶的分别情识出现,这也就是众生心有千千结的地方,也是贼窟的所在,因此不从这个贼窟里观照起,就算你全身的实相都观得透彻了,但最后你会发现,烦恼依然不断由胸中涌起,贼王依然一次又一次次的把你击倒。在楞严经里有二段佛与阿难的对答,就是为了显示这个意义:
楞严经: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动荡的人心在哪里),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在哪里把你击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连心在哪动荡都不知道,怎么降服它,而证得如来果位呢)…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知道绳子的结结在哪儿,要怎么把它打开呢!)
楞严经:
佛告阿难: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必先知道贼的巢穴才能捉贼)。使汝流转,心目为咎(让你动荡的祸首是心目,眼睛往外看,但感受却在内心里翻腾,这两者是祸首),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我问你,这内心和眼睛究竟在哪儿呢?)”
从楞严经中的对答可以知道,在修行的一开始,立即探究“动荡的心”在身中的哪儿使你流转不停,内心的千千结究竟结在何处,这实在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若不能找到这位置就开始观照全身,那就像抓贼的官兵,不直接攻打盗贼的巢穴,却朝著整遍森林不断扫射一般的徒劳无功。
又如你有一部上好的车子,但它的火星塞却坏了,因此整部车子都动弹不得了。那么现在要使车子恢复所有的功能的关键在哪儿呢?虽然整部车子的每个零件都很重要,但此刻聪明人只要修好那个小小的火星塞就行了,而不必整部车子的每个零件都修遍,因为它们本来就没坏的。
因此黄庭禅以"直指人心"的方式,直接告诉你“人心”这个贼窟的位置,因为全身上下只有这个地方有分别的情识,当这一窍内的情识能透过实相的关照卸除下来,全身肢体百骸立即自在太和,何劳一寸寸的去观照呢?这就像擒贼时要先擒王一般,何劳在全国的每一寸土地上去设置无数个防贼的机关呢!这两者究竟何者得其要领,一看便知的,是故如来佛提倡“直指人心”的观照方式。只不过这个学问却因为人们忽略了内心的位置,而失传近两千多年了!
(六十二)学生问:“黄庭”与“本性”有什么关系?观照黄庭就是“见性”吗?
张讲师答:心是心,性是性,“明心”就是为了“见性”,心、性这两个字不仅有差别,而且“性”这个字比“心”更难懂得多了。因此有时光解释什么是“性”,就得花上很长的时间呢!这主题在“第二阶”的课程中,有非常深入的探讨。但我们可以简单的说,“性”万物内部一种特有的造化规则。
例如水分子里有水的造化规则(水性),树干里有这棵树的造化规则(木性),而人的“佛性”指的则是,在人的生命能量中(气),已具足可以成就仙佛金刚法身、可以返本还原的那个造化规则与模式(佛性),人类身中这股生命能量特有的返本造化规则,便是“佛性”、“本性”的所在。
生命是一种能量,能量是一种永不停息的气机脉动,在我们的身中检验时,便叫做“感觉”的变化。物物特有的造化即是由该物的生命能量中,那无数气机脉动所完成的。而该气机是如何的脉动?又将产生如何的造化?那规则就是由隐藏在该生命能量中的“性”来主控的。
也就是说“性”隐于组成万物生命的那股能量的自然脉动之中,这脉动显现于身中,即是我们的气机感受。也就是说,自在的气机感受中即有“性”的存在,故修道的人,懂得享受自身中那天然的气机脉动(各种感受),放任它的自在,即是显现自身“本性”造化的当下,也就是“见性”的当下了。
因此经典中“见性”这两个字,指的并非看到什么光,或哪一世的形象,或是身中某个非常特定的感受,而是指当下身中那个足以返本还原的天然造化规则,又“显现”出来了,那个足以成佛的“造化特性”又显现出来了,这个“见”是“显现”的意思,因此称为“见性”。
但这个散于周身的精密造化(本性),极易受攀附在黄庭(心头)中的对待知见给破坏扭曲,而使得我们的佛性造化模式,走向六道轮回的路线。这便是佛家为什么要在“见性”之前,必须先提倡“明心”的原因所在了。
存在人们胸中的“黄庭”就是我们的内心,它是周身造化的“君”,可谓胸中气机一攀附知见,那么全身气机造化也立即变化无定了,因此黄庭才是能扰乱周身造化之性的祸源,;黄庭一解脱对待的知见,周身的造化真机在不知不觉中便已暗合佛性的自然了。
因此,虽然观照黄庭的最小目的,是希望藉由观照实相而获得心中的自在,解脱心中的烦恼罣碍,但由于“性”的造化能不能显现的关键,亦在于胸中的对待知见能否回到实相上来。因此只要提升观照黄庭实相的定力,一直到黄庭气机中了无对待知见的攀附,那么周身的造化之性,当下也就得以展开无遗,而进入“见性”的领域了。
因此“见性”的真机,就在内心那股气机能不能显现出它的实相而已,能保持黄庭实相的人,当下即是显现天然造化之性的人,也就是“见性”的人。不能深入黄庭实相的人,既然丧失了心,空有观照,亦与“本性”相去十万八千里也。
(六十三)学生问:观照黄庭与解脱烦恼获得自在有什么关系?
张讲师答:古人说“天君泰然百体从令”,天君就是内心,也就是黄庭。内心知见只要一清真,全身气血立即通畅太和;内心只要一罣碍,全身立即感到不舒服。这就像一串粽子与粽头之间的连带关系,粽头一正,整串粽子都各得其所;粽头一歪,满串粽子都七零八落。而人们内心的知见一清真,全身立即轻松泰然,八万四千烦恼立即消除。
不论外境如何挑战,必要在你的内心有一个发生,才会感觉到痛苦烦躁。内在若没有任何发生,这人永远不会感到烦恼的。那内在的发生是什么呢?指的就是发自内心的"情绪"!仔细的观察自身,在胸中未有情绪之前人们并不觉得烦恼罣碍,等到黄庭一动,才有各种情绪罣碍的感觉发生。因此走向解脱情绪罣碍的办法便有两条路:
1:设法使内心(黄庭)的气机活动停止,永远保持平稳。(但这也正表示你怕那个小小的动荡,既然还是怕,终究没有自在可言。)
2:如果上帝造了我们的内心,使它本来应该要感应著一切境遇而有变动的,那就观照那个小小的变动吧!找到内心这个主角后,进而练习接受那个动、不怕那个动、最后能欣赏那个动。
当你能够欣赏内心中的所有气机变动后,不论什么境遇造成内心的气机动荡,就那就再也罣碍不了你了,而你也因得到全方位的自在了。
(六十四)学生问:外境来了再观照,这样不是太慢了点吗?应该致力于培养本质才对吧!
张讲师答:当然外境来挑战时,立即往内观照气机的实相,可以让你回到安宁来。但若平时不练习,等外境来了再观照,那就像临时抱佛脚一样的无用。因此观照实相的智慧要在平时就练习熟练,时常培养接近你的本质(实相)的定力,而外境来临时更要立即往内观照,如此便能检验你观照实相的成熟度,这二者不可或缺的。
(六十五)学生问:有的情识一觉观就放下;有的觉观了,却还是久久不能自已,放不下,这是为什么?两者其中的差别为何?
讲师答:“习性”的关系,每个人的习性趋向都不同,某些习性对自己的控制力很小,有的却很大。因此有的感觉一觉观就解脱了,有的虽然不断觉观还是充满清识,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但这已经在进步中了,千万别因为某些情识一时无法解脱而就心生怀疑。只要不断的在黄庭中作“放下知见”的练习,你将发现自在的层面会渐渐扩充,烦恼越来越少。所以不要误认为自己面对无法放下的情识时,就是全盘不行了。你要因为发现自己有所不足而感到谦卑,也要为还有可以进步的空间而感到高兴,更要为那无法降服的障碍感到敬畏,这才是一个踏踏实实的修行人所应有的态度。
问:例如“心即是气”书中所细分的“心”、“意”、“念”、“志”这几种。那么一观就放下的属“意”;而久久不能自已的属“念”,可以这么说吗?
讲师答:可以这么说。本来心、意、念这三个字平时都可以互用的,但为了区隔某些微小的区别时,才会特别强调它的不同处。“念”字有恋恋不舍的意思,指的就是比较强的习性,也就是比较难以解脱的部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