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童惨烈车祸毁损半边身体湖北首位“换脸人”以手换脸
9岁男童清晨上学时遭遇惨烈车祸,包括左脸在内的左侧躯体毁损。专家情急之中,用孩子离断的左手填补了左脸的缺陷。
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以手换脸”既没有发生感染,也没有出现坏死。小准的父亲含着眼泪说:“我不敢回忆当时一幕……现在我也不敢看别家的孩子……孩子能成这个样子,绝对是个奇迹!”
据悉,小准的治疗费用已达13万元,学校的“学平险”还没领到。更为忧心的是,小准的心理遭遇重创,不愿见人,不愿说话,更不愿意返回校园。
心理干预
上周末,本报记者陪同咨询师曹萍女士及两名青年志愿者赶到中南医院骨科病房,看望柯准一家。看到这家人的遭遇,曹女士落泪了。在为一家三口做了心理沟通后,曹女士表示将联手大学生志愿者,长期义务帮扶柯家。一方面,心理咨询师每周两次为柯家提供危机心理干预;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者将课堂开进病房,陪柯准学习、娱乐。
创伤后应激障碍袭击一家三口
小准的不幸来得太突然了,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接受。只有9岁的他,对于这场飞来横祸毫无预感和防备,事发后两个月的小准面色苍白,毫无表情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没有了左臂,左边的袖子空荡荡的,右手背上打着点滴,眼睛盯着坐在床边椅子上憔悴的妈妈,只是用余光关注前来探视的人们,人们越是想靠近他,他就越是躲闪,压抑着不满的情绪;有时干脆把脸转过去,不予理睬;小嘴紧闭着,任凭探望的人们怎么发问,孩子就是一言不发。站在一旁瘦弱的父亲焦急地说着:“如果再没有钱治疗就要终止……”突然,成天以泪洗面的妈妈哭出声音来,此刻孩子的眼眶湿润了,泪水在眼眶里来回滚动着。
心理咨询师曹萍拿纸巾,准备为他擦泪水,奇怪!快要流出的泪水反给收了回去,预示着:我不需要你们的怜悯!孩子右手紧握着,曹萍小心掰开孩子的手,手心湿乎乎的,分明是紧张流出的汗液。
小准的妈妈成天以泪洗面,尽管她回避着儿子,但敏感的小准不可能感受不到。母亲的不良情绪增加了儿子的恐慌。
身体疼痛和心灵恐惧交替强化
曹萍分析,遭遇重创后的小准及其母亲心理的焦虑和恐惧,没有因时间的改变逐渐减轻,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
幼小的小准亲自经历、目睹整个事故发生的全过程,也感受了身体剧烈疼痛、血压为零、死里逃生艰难的抢救过程,有着强烈的害怕、无助和恐惧。两个月来肢体的创伤、身体的疼痛不停地折磨着幼小的生命,身体的激烈疼痛让小准自然联想起那段痛苦的经历。身体的痛苦反复折磨着,痛苦经历反复回忆着,压抑和恐惧也在强化着。
前来关心的人们的问候,常常会让孩子痛苦经历再现一次。聪明的小准为了保护自己脆弱的心理变得不愿见人、不愿说话,不愿意返回校园,是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身体康复能减少心灵痛苦
所谓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指的是人们在经历暴力事件时或者灾难事件后,因压抑或者恐惧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是指对创伤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异常的精神反应。它是一种延迟性、持续性的心身疾病。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心理障碍。
导致产生PTSD的事件,是发生在一个人经历或目睹威胁生命的事件。这类事件包括战争、地震、严重灾害、严重事故、被****、受酷刑、被抢劫等。几乎所有经过这类事件的人都会感到巨大的痛苦,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感。这类事件称为创伤性事件。
曹萍建议,尽可能快地让孩子的身体创伤康复,无疑是减少痛苦联想最直接的办法;关爱孩子的人们应该努力避开敏感话题,以减少其回忆此创伤的机率。帮助其母亲解除焦虑心理,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
积极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
1、适当了解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知识。(你不是孤立无援的、脆弱的,或者失常的人;你的反应是人类对于灾难的正常应激机能)
2、和亲人、朋友、医生讲述你的感受和症状与其他的PTSD患友们建立联系,彼此支持;
3、使用洗澡、听音乐、深呼吸、沉思、瑜伽、祈祷或锻炼的方式来放松;不能靠喝酒、吸毒、吸烟等方式来逃避创伤;健康饮食、饮水,保证足够睡眠;更好地投入工作,或参与社区活动,转移注意力;
4、PTSD或抑郁的患者可能有自杀的念头,当你有这种念头时,要及时告诉你信任的家人,朋友,或医生。有的地区已有自杀干预热线。请一定使用这些帮助。当一种方法不再能够有效控制你的症状时,应该马上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