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养生立命之真言 张斌峰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君子之道 连载:于丹《论语》心得 作者:于丹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
司马牛曾经问过孔夫子,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为君子呢?
孔子答:“君子不忧不惧。”
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吗?”
他可能觉得这个标准太低了。
孔子说:“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当然没有什么可忧可惧的。”
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孔子一上来很谦虚, 说“不忧”、“不惑”、“不惧”这三点自己做不到。
什么叫“仁者不忧”?
就是说,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什么叫“知(智)者不惑”?
在区区半个世纪之前,一个人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婚姻基本上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小到老可能就住在一个大杂院里。人们的烦恼可能是生活的或然性和可选择性太小。
但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知者不惑”。
什么叫“勇者不惧”?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知、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
孔子说这三条我做不到。子贡说“夫子自道也”,您说的不就是您自己嘛!
大家看,孔子告诉我们的做人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
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想问题。
因此,只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了解我。
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炫耀于人、取悦于人。
真正尊崇学问的人,他的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从书本上学,从社会上学,从小学到老,无非是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
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
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心态营造未来,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有勇气和力量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心态营造今天,调整好心态,也就掌握了今天的一切!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心情是宁静。 一颗平常心,胜过万灵药。这就是生活中的哲学。
行善事做好事逐步调整心态,构成自己善人好人的事实,积德行善修成君子!提升了境界帮助了别人!心态决定健康!治病先调心,健康的心理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心底无私天地宽”;“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仁者无敌”;“心平气和”......
为了自己处世更从容,为了自己内心更稳定,为了自己彻底掌控自己,远离身不由己,修炼君子之道是养生立命的法宝。
为人要为己,为人不努力提升自己,就无法从容面对社会,为人不调整自己心态就会失去平衡!没有稳定的心态健康就无从谈起!为人就是为己,为己就是为人,一个没有任何价值的人生存在这个社会就会空虚,就会失落,就会失去奋斗的动力!就感受不到人世间的乐趣!与人方便,于己方便.一个人在给予别人宽容和爱的同时,也会得到宽容和爱的.
参阅博大的网络信息我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养生立命之真言!
来源: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81010&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张斌峰 于 2008-9-9 12:2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