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二知息出。
知息入修习熟练并安心不动後,即进入第二步知息出的练习。修知息出与知息入相反,它是以脐轮为初,次是心脏部位,後以鼻端为出。
无论修入或出,只能单修一种,依次而行,不可以同样兼顾出入二相。同时还应注意在修随息时,重点在微细的息相的运动,而不可倚身作意,否则便会重成障碍,不能进入禅定。
三知息长短。
知息出,有离执轻身与放松息相的作用,因此,第三步要进一层观随息的长短之相,而这裹的短当然是相对而言,是要行者明照自己静心中的息相究竟有多长,心念随之而出入,明知不忘,如此便能出生功德了。如果以竖修的角度来说明此禅的修法,则在《无碍解脱道》中有较全面的阐释:
云何彼於长出息时,知「我出息长」,长入息时,知「我入息长」?(一)、长出息於出时出息;(二)、长入息於长时入息;(三)、长出息入息於长时出息入息,长出息入息於长时出息入息者(於彼)生起(善)欲;(四)、由於欲而比以前更微细的长出息於长时出息;(五)、由於欲而比以前更微细的长入息……乃至……(六)、长出息入息於长时出息入息。由於欲而比以前更微细的长出息入息,於长时出息入息者生起喜悦;(七)、由於喜悦而比以前更微细的长出息於长时出息;(八)、由於喜悦而比以前更微细的长入息……乃至……;(九)、长出息入息长时出息入息,由於喜悦而比以前更微细的长出息入息於长时出息入息者,(他的)心从出息入息而转去,而生起到了舍的这一步,即进入止门的禅定境,於彼定中便能现起观照的心智,如四念处等观,由此观的深入,就由有漏慧趣入无漏慧。
四知息遍身。
第四步是於静心中觉知呼吸从全身的毛孔出入无碍,而此时鼻孔的呼吸已极微细,进入了全身性的随息工夫。《清净道论》对此作了说明:
即我於全出息身的初中後,为令觉知明白其出息而学;我於全入息身的初、中、後,为令觉知明白其入息而学。如是为令(出入息的一切身)觉知明白者,以智相应心出息与入息,故说我学出息与入息。因为有的比丘,对於片片展於(体内)的出息身或入息身的初则明白,然後中、後;他只能取其初,而对中、後则疲倦。有的则以对於中的明白,然非初中。
修「知息徧身」的随息法,要达到初、中、後的一切身的出入息都明白方算熟练。所以世尊说:「学我知一切身出息……乃至……人息。」
第四步修成後,就能够在空气稀少的地方久坐而不感到窒息。呼吸也可以达到极缓慢的地步。
五除诸身行。
第四步由於呼吸的全身化,於是引发了周身的气脉的变化运动,此时身体就可能出现一些前屈、侧屈、全屈、後屈、转动、颤动、摇动、震动等一系列的动作。当修禅者在定心中发生这些运动时,应该及时觉察;如此身行并非初禅之功德支林,乃是欲界定前後的粗色气机的发动,因此不应执著。对於这种现象唯一的对治办法,就是调稳呼吸後把注意力集中於吸入的随念上,这样久久便能使身息寂静微细而不再动摇。所以第五就要除去一切身心的运动之行了。
六心受喜。
过了上述身行的一关,身心就泯然一转,忽然进入了正禅的状态。所以修禅者如果不停滞在身体气机发动上,而透过了欲界定的动摇与不稳定,就能在安息极安息中,直至消灭了身觉与息相,寂止了一切的变化,此时呼吸已到了有无难辨的状态,内心便生起了喜的觉受,这便是进入了初禅的禅态。在此禅态中,前後的八触与十功德就随个人的根性不同流现出来。从初禅之後,又升至二禅。
七心受乐。
从二禅又升至三禅,心的觉受充满了妙乐。
八受诸心行。
从三禅的妙乐又舍之而升进四禅,无苦乐境,唯有寂静禅心的流注行相。
九心作喜。
在定心中再观二禅的喜乐,使不住於死定。
十心作摄。
在喜乐之中,使心念既不住於死寂之定境,又不著於喜乐之爱味,完全将心等持於心一境性的正定之中,即进入不动摇的三摩地。唯有三摩地的正定,才符合於解脱的要求。
十一心作解脱。
心作解脱,是指行人在诸禅中解脱出各种执著。如在初禅中解脱出五盖的缠缚;在二禅中解脱出寻伺;於三禅中解脱出喜心的执著;在四禅中离於苦乐之境等。这些解脱虽未脱尽三界烦恼,但已非外道爱味禅性可比,并在此等解脱後,y方能进入正观的修习。
十二观无常。
前一步的心作解脱还是基础性的准备观法。从这里开始即进入了正观。由於正观的慧力,方能断惑证真。
观无常是在禅定心中观照五蕴的无常生灭变易性,而悟达诸法的无常使不生常见。
十三观出散。
在禅定心中观呼吸的出散乃至空无所有,从而悟知诸法中无我而不生我见。
十四观离欲。
在禅定中以离欲念使人解脱於欲。其中离欲又分为灭尽离欲与究境离欲的二种观。灭尽离欲是观诸行的刹那灭坏;究境离欲则是观离欲後的涅盘境。因此,观离欲也就是观上述二种境而引起的毗鉢舍那(观)与道相应。
十五观灭。
此观从观灭而灭除集谛烦恼的角度而起灭尽与究竟的二种观法,与观离欲的方法一样,但更进一层,因离欲仅止於意愿,而灭集则为实际的行动,故接近於解脱道。
十六观弃舍。
观弃舍在《清净道论》称作观舍道。分为遍舍舍遣与跳入舍遣的二种修证过程。
遍舍舍遣是以部分的观智而遍舍诸蕴及诸烦恼,或进一步以部分的道智而遍舍诸蕴及诸行烦恼。
跳入舍遣是先见有为的过失及倾向(与有为)相反的涅盘而跳入或以所缘而跳入涅盘。
每种舍遣中初是观智,後为道智,均可随舍遣之力而入於涅盘境界。
以下智者大师来对弃舍这法进行阐释:
云何观弃舍?此观破非想处惑。所以者何?凡夫修非想时,观有常处如瘫如疮,观无想处如痴也。第一妙定,名曰非想。
六妙门重点在於妙的功德,所以在随的对摄禅法上,智者大师又著重阐释如何在十六特胜的最後观弃舍中获得涅盘。
怎样修观弃舍的工夫?这最後一层的观修,是专门破非想处的迷惑的,为甚么要在非想处修观得涅盘?因为凡夫在随息门中,修到非想处定时,内心自然观察有
常处--空定与识定均属有常处,因落有思之故,而有常之处乃败坏之法,故如癣如疮溃烂不久;而无想定又如痴愚,不起活用。故於心中认定三界第一微妙之定,乃是非有想非无想的第四无色定的境界。
作是念已,即弃舍有想无想,名非有想非无想。故知非想即是两舍之义。
作了上面的观想之後,就放弃了有想与无想的执著,进入了非有想非无想处定,所以说非想就是两舍的意思。
令佛弟子,观行破折,义如前说。
现在佛弟子所修与外道不同,并不认为此处即安稳之地,仍须通过观察其虚妄,破其烦恼盖覆,折其著心,如此方能解脱三界烦恼,证出世涅盘。至於观折之义,已於数门中阐释
是故深观弃舍,不著非想,能得涅盘,随为妙门,意在此也.
由此之故,只要修禅行人,能够在禅境中深观弃舍,不住著在非想处定上,那么他就能证得涅盘道了。
通过随息一门的层层深入,不断开发,以至於证得涅盘圣果,所以说随息作为妙门,其意正在於此。
三者止为妙门者。行者因止心故,即便次第发五轮禅。
第三是就止的功能来阐释作为妙门的出生诸禅的具体内容。
修习禅定者,因为澄心息虑,使心念凝然不动,寂止於一处时,就能依其所止的层次而开发五轮禅的禅法。
一者地轮三昧,即未到地。
五轮禅的最初一层是地轮禅。修禅者从欲界定後,止心更为虚寂,心人定境之中,最初所开发的即是未到地定。这未到地定犹如造高楼大厦的地基一样,虽然还不具备功德,它却是盖楼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叫做地轮禅。
二者水轮三昧,即是种种诸禅定善根发也。
从未到地定的地轮三昧之後,随著定力的深化,便进人了初禅。又从初禅升至二禅,乃至於四禅。这就像水的流动是一段一段地流人大海,而每一段都有它的作用,即在四禅的前後均可开发善根,这便是水轮三昧的境界。
三者虚空轮三昧,即五方便人,觉因缘无性如虚空。
地轮禅是坚碍而不通,水轮是流动而非真止。因此,以上二轮均未到见道之位,故其见地未真,都处在著相修行的阶段。
到了这第三层的虚空轮三昧,就是正道行人进入见道的过程。所谓五方便人即是七方便的简化。七方便是从五停心观开始起对治观,渐次分别相念、总相念、暖、顶、忍、世第一法。因五停心属破障,未有禅定故较浅,已不是此段的功行,而总别二相念可合而为一,故一般在此处简化为五方便。
修禅有了四禅的定力後,就可以依此定而起慧照。四念处正是慧照的初步,然後在四念处观上开始发善根:
㈡、暖法,进一步加修四正勤,以四谛为缘,发相似之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氛,喻如春阳暖发。
㈡、顶法,进修四如意足,於相似解更加转明,得四如意定。如登山顶,洞览无余。
㈢、忍法,由於定慧等持,善法增进,便成就了五根,安住不动,忍法具足。
㈣、世第一法,五根增长成五力破五障,接近於见道位。这是有漏世间的功行中最为第一。从此之後如以有漏的闻、思、修作增上慧,资助本具的无漏种子,使之发生观行,便於十六刹那之间而入见道位。一旦见道之後,便能觉悟一切诸法皆因缘所生,当体如虚空,所以叫做虚空轮三昧,於诸见中无碍无谬,见真谛而行真道四者金沙轮三昧,即是见思解脱,无著正慧,如金沙也。
见道之後方起真实之修。因此,金沙轮三昧,就是依真见而起真修的过程,通过真修,方能解脱三界的烦恼--思惑,即思惟谛理的道品而断之惑,这即是从七觉支到八圣道的相依修持过程。因为已见真道,所以起修之时绝不是著相之修,而是以无著的正慧而随顺道法,断除烦恼习气。这犹如纯净的金沙一样,虽有诸般变化流动,仍不失去本色,不受染污。因此,见道後的无著之修,即是金沙轮三昧。
五者金刚轮三昧,即是第九无碍道,能断三界结使:水尽无余,证尽智无生智,入涅盘。
第五是见思烦恼脱尽後的圣果之位。金刚是万物中最坚、最利、最明的宝贵东西,以此物形容圣果位上的不坏功德。
九无碍道新译为九无间道。因为在修道位上把三界分为九地,每一地又分为九品,这都是妄心从粗到细的演变过程的借喻。在断惑之时,每地各有无间与解脱的二道。正在断惑的无著心智叫做无间道;烦恼既已断除,解脱了下地之惑,而此解脱迷惑所生之智,叫做解脱道。一地之惑有九品,九地便有九解脱。断到第九无间道时,三界之内的所有结使已经断尽,不再被三界的妄情所迷,也不落後有,而此时所证之智,有尽智与无生智的二种。尽智是断尽三界一切烦恼後,证知我既然已经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内心自信承当,智慧明照。无生智则是限於利根罗汉所有之智慧,因在所证上,既已知、断、证、修之事已毕,更无知、断、证、修之事,所以说「无生」。其意正说明自觉於无生之道而证知我不再知、断、证、修的智慧。而钝根罗汉有的再反覆地退没,需要再经过知、断、证、修的一类,就不能见到无生智。
在金刚轮的三昧上,证得了尽智与无生智,就获证了涅盘的果位,成为永不退转的界外圣人。
止为妙门,意在此也。
通过止心息虑,澄寂妄念,便可从散心的凡夫地位,逐渐进入未到地的地轮三昧,又从地轮到四禅的水轮三昧。从水轮的观慧见到了真谛的理性,证於虚空轮三昧;从虚空的无碍之慧起於无著的正修,渐次断除烦恼,便证入金沙轮三昧的道位。如此熏修,到断尽一切三界烦恼,便证入了金刚轮三昧的圣果。如此从低至高的五轮之禅均以「止」而贯之,因此止之一法,可以通至涅盘之妙德,其意正在於此。
四者观为妙门者。行者因修观故,即能出生九想。
第四是阐释观的对摄禅法而通至涅盘的意义。
观可以分为二种功能,一是观察妄惑,以破除烦恼颠倒,二是观达真理,以圆显清净真性。关於观义的解释,历来有浅深的不同说法,举以下数释以作参考:
《观经净影疏》说:「观者,系念思察,说以为观。」
《大乘义章》说:「粗思名觉,细思名观。」
《净名经三观玄义》说:「观以观穿为义,亦是观盖为能。观穿者即是观察见思、尘沙、无明之惑,故名观穿。观达者达三谛之理。」
智者大师在六妙门中所论观义,则是摄赅一切深浅之义,并就佛教禅法中的诸多观法进行概括论述。
修习禅法者因为运心作观的缘故,就能在观心中出生九想等禅观之法。_
九想属于禅中的不净观法。此观禅的目的,就是针对世人对於五欲的耽著与对自我的妄执。因此,修习此禅观,就能破除恋世的迷情。九想观的出生次第如下:
一、胀想:观想现出死尸的膨胀的形状。
二、青瘀想:观想现出死尸经过风吹日曝後,变成青瘀的形色。
三、坏想:观想现出死尸在自然力的破坏下,失去了匀称的形状。
四、血涂想:观想现出死尸经过破坏之後,又变得血肉模糊。
五、脓烂想:观想现出死尸因变质而脓烂的形状。
六、啖想:观想现出鸟兽来到死尸前互相争啖。
七、散想:观想现出死尸被鸟兽争啖後的四肢、头、身分裂破散。
八、骨想:观想现出死尸血肉被吃尽後的白骨狼籍的惨状。
九、烧想:观想现出白骨最後被柴火所烧而归於灰土。
由观而观的九想景象,容易使习禅者出现惊怖、忧惧的心理,因此,当久修之後,欲情已除,则应观现八念的功德以救其弊。_
八念。
八念的出生次第是从念佛开始:
一、念佛:念佛神德无量,能拔苦与乐。
二、念法:念法力广大能灭一切烦恼。
三、念僧:念僧为佛弟子,具足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世间无上的福田。
四、念戒:念戒能遮诸恶,为无上菩提的根本。
五、念舍:念布施能生大功德,又舍断烦恼的大智慧。
六、念天:念四天王乃至他化天,果报清净,利乐一切。
七、念出入息:念出入息可得禅定而具乐。
八、念死:人生无常,生必有死,故不怕死亡。
八念之後即是观现十想。
十想。
十想的第一是苦想,即观五阴之身,常被诸苦所逼迫,作此想後,智慧生而众苦得灭,其余九想的内容请参阅《大智度论》卷二十三。
八背舍,八胜处。
八背舍的观修已经介绍於前。八胜处是善巧观修八背舍所获得的殊胜利益,这八胜处的含义即是发胜知胜见,以舍贪爱的八种禅观。因为是起胜知胜见的依处,所以说为八胜处。其观修次第如下:
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观道还未增长,专观少份的外色以摄心。一般修此观时专观内身不净,或观少许外色,均可得清净胜见。
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观道成熟後,多观外色也无妨碍。譬如从一具死尸而至观十、百、干、万具的死尸,或观一膨胀时而增观一切死尸的膨胀。如此观广大的外色而获得清净。
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到了这一步,观道逐渐胜妙,虽然观於外色,内心不存色想,因为无想,所以比前更为胜妙。
_ 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从少观到广大,其义如前的二观。
五、青胜处:观现身外的青色,转变自在,使少为多,使多为少,对於所观的青相,不起法爱。
六、黄胜处:如青胜处。
七、赤胜处:如青胜处。
八、白胜处:如青胜处。
十一切处、九次第定。
八背舍为初观,八胜处为中,而十一切处是最後的解脱。其观修之义已介绍於前。
师子奋迅三昧。
狮(师)子奋迅三昧,是借喻狮子奋迅时的开张诸根,身毛皆竖,现威怒吼之相来形容此三昧的威力无穷。
菩萨进入狮子奋迅三昧时,则奋法界之身,开大慧之门,现应机之威,使外道二乘的小兽为之摄伏。
超越三昧
修禅者如果在其禅定上能不顺九次第定之浅深次序而人定的,即是超越三昧的观行,这种三昧,可由散心地直入灭尽定,也可以由灭尽定直出散心,顺逆自在,超越无碍。但小乘人的超越仅限于二级禅定的跳跃,大乘菩萨则可以随意超越而无碍。
钅柬禅
钅柬禅是在九次第定中,反覆从一地进入另一地的修习方法,以锻炼自在随意的定力。譬如修禅先入初禅,在初禅中直入识处定,又从识处定入二禅。如此反覆练习,使得定力更加坚固而自在。
十四变化心。
十四变化心即是四禅定中的十四种变化作用:
一、初禅天二种变化:l、初禅初禅化,即能在初禅中变化自地;2、初禅欲
界化,即能变化欲界地。
二、二禅天三种变化:l、二禅二禅化;2、二禅初禅化;3、二禅欲界化。
4、三禅欲界化。
四、四禅五种变化:l、四禅四禅化;2、四禅三禅化;3、四禅二禅化:
4、四禅初禅化;5、四禅欲界化。
这十四种变化作用,就是善用禅定来化现其自地与以下的禅位以起应化的妙用。_
三明、六通及八解脱。
三明、六通及八解脱的三法,都是就修观所显妙德而言。
三明即: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的生死现象;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来世的生死现象;三、漏尽明:知现在的苦相,即断一切烦恼後所得的无漏正智。所谓「明」的含义是指正智所显之境而分明彻照。而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足、漏足的六通,其中神足为工巧,天耳通但闻声,他心通只知他人心,所以不立为明。其余三者也有浅深等不同,所以分而立之。
八解脱在此是指所得八种解脱之果,显现殊妙的妙德。
得灭受想,即入涅盘。
修禅者在观修过程中,如果能在八解脱的最後解脱中,证得灭受想无为之定
(即灭尽定)时,假若心不住著,就证入了三乘的涅盘之果了。
观为妙门,意在此也。
用观做为基本禅法而进行修习,就能出生如上的种种禅观之德,而在层层深入之後,涅盘的果证也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习禅者的心中。因此,观修之法能使行人通至涅盘微妙之门,其意义也正在於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