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论坛

 找回密码
 点此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论坛关闭注册的通知周天功养生法函授,祛疾健身
查看: 29346|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修身养性的原理(2)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17 2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练功应注意的外部环境:
如果练功在嘈杂的环境中,总在寒风中和烈日下,和大自然对着干,那根本不能达到练功的效果,可能还要出问题。练功应该在一个清静无人打扰,空气中无杂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才是练功的最佳环境。因为无人打扰心才能定下来,清静的环境和空气中无杂味,意念才能不受干扰,更深层次地入静,适宜的温度肌肉和筋骨才能舒展开来,这三者又能相互影响。
怎么样才能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练功?
人的身体状况和形态千差万别,性格思维方式各有不同,如果公式化地练学,和就事论事,机械式的教练,是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应根据自己身体的不同情况而加以练习,如内部气血过旺的人,就应该练习形体的舒展,意念和身体外部的空间相联,以达到气血内外平衡的目的,以缓释身体内部的压力。如果内部气血过弱的人,就教他意念的收敛,扶本培元,以静养为主,以达到扶正驱邪的目的。总之要有明师因人施教,只有原理一致,没有统一模式。
练功的第一步应该如何?
练功的第一步先收心定意,用意念调整自己的形态,目的是使杂乱无章的意念归静,松散不正的形体归整。使自己身上混浊紊乱的气血达到清澈平衡调和的目的。它是做减法的,也是一个见效缓慢,过程复杂的练功沼泽地,一般人很难走出这一地块,即使他勤学苦练,也有明师指点,但是他改变不了他的性格和思维定势,就如同一块海绵,外面包着一层密不透风的塑料薄膜,即使把它放进水中,也吸不进水。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佛门难度,难度无缘之人之意,是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练功的成败,第一步是练功的基础,也是练功入门的关键,在第一步中身体的各种情况、变化,以及各种幻相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有人就认为这是练上了功夫,整天追求这种现象,认为现象越多功夫越深,象这种情况在练习过程中,轻则对身体无助,重则伤身、走向偏差和迷信。那么总有人要说:练功练功,总要练出一点东西出来的,如果什么也没有,那练什么?练功应该练的是清除、是过滤,就如同一股混浊不定的泥水要它清澈透明,就要叫它先定下来,然后让它自然沉淀,任何时候外加的力,只能起反作用!如果能悟出这一道理,那么就不会整天的练无用功,练一点进步一点,就会使身体走向正常和清澈。
练功的第二步应该如何把握?
我们有了正常和清澈的身体,第二步我们就应该发挥我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努力,以舒展筋骨、动筋动骨为主,怎么样才能舒展筋骨、动筋动骨呢?太极拳是我们最佳的选择,打太极拳不是依样画胡芦,要打它的内涵,它的内涵是什么呢?是太极缠丝劲,不懂劲练一辈子太极拳,等于是做了一辈子太极操,根本就没有打过太极拳。什么是缠丝劲?怎么样才能练上缠丝劲?这就是我们第二步所要理解和要把握的,缠丝劲不是在身上缠,而是在空间缠,在自己身上劲顺的基础上,两中指意对,以人体为弓,两中指意对为弦,再丹田提气,在空间有一个支撑点,以这点为中心,在没有别劲和倔劲的基础上,整体旋转拧动。这基本上就是缠丝劲。它是人体牵涉面最广、最大的整体的运动,空间一支撑点是太极拳的灵魂,也是比较抽象的,也是懂太极拳的师父密而不传的看家宝贝。无论什么动作,什么招式,只要有这一点就是太极拳。就如同一双手拿着一条湿毛巾反向拧动挤水,是有了中心点之后,它们的力才能起作用,而这中心点也是用肉眼所不能看到的,但是它是确实存在着的。这种劲可以把渗透在毛巾内的水分均匀地挤出来,也是它的最大运动。那我们怎么才能练上缠丝劲呢?首先要有第一步的基本功,然后要有明师指点,还要有虚心接受的态度,抽象思维的能力,要知道什么东西都是人发现和感知的,在人还没有发现之前它也是客观存在的。它是通过自身的不断清除,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的,有了第一步的基本功,还有这些思想意识,持之以衡,再加上明师指点,就一定能练上缠丝劲。有了缠丝劲之后,对内能活血化淤,对外能舒展筋骨,可想而知一个全身气血顺畅,筋骨舒展的人,还会有什么大病去找他吗?
第三步应该如何把持?
我们有了第二步的基础,有了健康的身体,那么我们要向延年益寿而努力,而这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6 18:05 | 只看该作者

论修身养性的原理

序言
第一章论修身养性的原理
第二章练功的要领
第三章修身养性的基本功法
第四章静功太极拳36式
第五章运用太极拳的功力帮人理疗的原理
第六章怎么样用修身养性术和太极拳防病医病

序言                                                                                                                                                                                                                                                                                                                                                                                                                                                                                                                                                                                                          我跟随中国气功协会原理事,上海市气功协会原副理事长,静功养生的理和法作者,吕继唐老师学习气功和太极拳多年,并且是他的入门徒弟之一。经过吕继唐老师20多年手把手面对面的教练,使我领悟到无极静功的深刻内涵。我自己也掌握了练习无极静功的基本功法和理论。教病人练功医病其中自己利用太极劲,帮病人推拿按摩经过不断探索和经历,在练功过程中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曲折和磨难,在练功碰到难题时,一个人跑到大山深处去感悟大自然的灵气,到人迹罕至的寺庙去感应人文意境,甚至于有时一个人闭门修练几十天几十夜,终于悟懂:练功其实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把在练功过程中的现象和感觉,当作功夫去追求和保留,只能是走进死胡同,或脱离自己的形体去练一些幻象的东西,好象只要精神到了,身体上的一些问题就能解决了。这种追求虚幻的东西,只能是练无用功。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意念,那么他只能是一个躯体,身体是客观存在着的,要想健康长寿,只能从自己身上找答案。       
我是从1980年开始进入上海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分配在公司冷作车间做一名冷作工,因冷作工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和电焊工混合在一起工作,整天的在一种强烈的光线(电焊光),烟尘(电焊过程中所产生的),强烈的噪音(机械切割金属,和金属碰撞的声音),和高强度的劳动下,使得我这个刚从学校毕业稚嫩的身体,经受不了这种工作环境,和超出自己体能的劳动强度,使得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人整天的腰酸背痛,腰上整天的贴着伤筋膏药,眼睛肿胀流泪,脑袋整天的有节奏的,轰轰作响,双耳鸣叫,严重失眠,整夜不能人睡,身体虚弱,有时双脚走路就象踩在棉花上一样的感觉,整天的看病吃药请病假,由于服用药物时间过长,引起胃部的不适,因受电焊光刺激和滴眼药水时间过长,整个人的头部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特别是有一次双眼瞬间一下子伸手不见五指,使我的内心陡生寒意,因经常不去工作,偶然机会跟随吕继唐老先生学习无极静功,想不到这一练就不能离开它了,再加上吕继唐师父的步步诱导,使我感觉到里面有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奥妙,于是我便全身心的投人了进去。师父教功不但是一种形体的动作,更重要的是一种意念的交流,师傅见我对无极静功追求执着,总是对我耐心的言传身教,多年来师傅传授给我无极静功的诀和窍,使我受益非浅,我愿将我学习的体会,奉献给有志于练习,和研究养身之道的朋友和全社会,让它为人类健康发挥作用。

论修身养性的原理
人由意念、有形的机体、气血这三部分来维持和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动,它们互相影响,互相配合,互相牵制,这三者协调平衡则身体健康,反之则影响身体,直至衰竭。

古人有修身养性之说,也就是通过意念来调整自己的形态,使得自己气血达到顺畅调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可使得意念更深一层入静,入静之后,便能进一步调整,使得自己气血达到深层次的顺畅调和的形态,从而意、形、气三者相和,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时,有形机体、意念、气血互相混化进入空、虚、灵的境界,性就在空、虚、灵中。这样反复修练,就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练功首先要使得意念入静,入静的前题要使得自己的心先放下来。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一般人练功所忽略的,也是练功产生偏差或练不下去的根源所在。心与意就像风与树,树欲静而风不止,风大可以吹落树叶,吹折树枝,再大可以把树连根拔起。

练功一定要摆正心与意的关系,心要做到的就是不去干扰意。意也不要去想着心,意静下来之后,发挥它的感、觉、悟功能,感就是意静下来不要放和停留在身体的任何地方。在这种状态中,觉就会使身体各部分的情况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觉有意念的幻觉,意静之后身体各部分气血之不平衡,的病灶部分自然而然的显现。是练功过程中所产生的现象。悟则根据觉的显现而不断进化和调整意念和形态。不断消除觉的显现,使之达到净化身体直至达到一合相练功入门的目的。练功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学艺的过程,艺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此时意化为灵,体化为虚,动中显静,静中显动,人好像已融化在空气中,感觉不到机体的存在,只有性随着人体的运动而不断调整着自己的中心位置。在这种意境中才能真正有养性和延年益寿的功效。它是一种高度平衡的运动。但是这不是练上之后一劳永逸的,它和心情、身体、空间和环境切切相关,哪里有一丝问题就不会有这种境界出现。在实现最高境界的过程中,最忌的是呆板、重复。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通过练功者不断地领略和感悟其中的意境,而且每时每刻都根据自己身体的不同情况而变化着。即使超级大师如果不根据四时节气的变化而变化,那么他的身体也会有问题的,练功犹如人与人之间的处事,如果不懂得协调、察言观色、把握好尺度,那么他会处处碰壁,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是古人所说把握好火候的问题。

意念形态和气血是互动的,有什么样的意念就有什么样的形态。气血随意念和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着,一般孩童时期的人,他的全身气血相对来说是比较平衡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和经历的事物增多。日长时久,有了自己的思维定势和行为动作,气血随着他们而产生变化。一般人的思维定势和行为动作,对于身体来说都是向着不平衡而发展的。而且身体上面和前面积聚的气血较多,年纪轻由于筋骨血管和肌肉韧性比较好,所以比较容易恢复相对的平衡。而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方面机能的衰退,气血就不那么容易恢复了。久而久之人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疾病,诸如高血压、颈椎病等,即使通过一切治疗手段也很难根治诸如此类的疾病。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和行为动作,即使吃了药和休息了一段时间病情会有所好转,但是工作时间不长老毛病又会犯起。练功最根本就是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和行为动作,使之全身日趋紊乱的气血逐步恢复到全面平衡状态中,使得离开自己躯体渐行渐远的意念逐步逐步的回归。就是古人所说的练童子功和返朴归真。

当你站在高山之巅,或一望无际的大海之边,你的意念可以无限自由的飞翔,但是你的血肉之躯却不能随着意念无限自由的飞翔。为什么?因为人类没有这种功能,所以我们在练功中要做到意与体合。要根据自己身体不同情况而恰到好处的用意,意与体合其实每个人都有,这也是人的本能,它只是没有很好的加以发掘和利用,比如人进食,意念会根据身体在此时的不同情况而有所选择,增加或减少进食量、或不进食。再比如人在要跳过一条沟时,会根据沟的宽度和当时身体的情况,来选择跳还是不跳,还是退后几步助跑了跳过去,很少有失误的时候。这是意念和身体互相测试互相配合,一种错综复杂的运动。练功是有意运动,意念不能超越自己身体,身体也不能超越自己的意念。是每时每刻都在寻找着两者平衡点的运动。

意念统领着人的一切运动,但是它的基础是气血,而气血的基础是形体。气血和顺身体才能健康长寿,用意调形使得自己气血顺畅是练功的主要部分,形体的舒展与相合是练功的关键,检验形体的正确与否,就是体会气血是否平衡和顺畅调和。形散则气散,形不正则气不顺,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形正、形合、和形体的舒展呢?太极拳是我们最好的选择途径,但是大部分人认为打太极拳很简单,或每天机械式的定时定点的打一套拳,这种留于形式的锻炼只是一种太极操。如果身体不好硬练反而要出问题,就犹如一辆性能良好的汽车,不懂得如何操纵和驾驭它,要它动你只能推着或拉着它动,如果不当心还会撞着你。要真正的懂得和打好太极拳,就是要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

练功的要领
练功其实是做减法的,如果把所学和所看到的,和练功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分别加以储存和练习。而不能加以提炼和丢弃,使它融会贯通,使之归一,只能是越练越累,而不知所措,而达不到练功的目的。

有一个寓言说的很好:说有一个老和尚躺在床上,即将去世,和他学艺多年的小和尚哭着对老和尚说:师傅,我和您学艺多年,在您即将归天之际,请您将练功秘诀传授给我,否则您的技艺即将失传。师傅听了之后说:有啊有啊,在我的床下有一个锦囊,我所有的秘诀都在里面。老和尚说了之后,就合上了双眼。小和尚小心翼翼从床下拿出锦囊,一层一层地打开,到最后什么都没有,小和尚恍然大悟。

打太极拳最主要的是要懂劲,古语所说:懂劲之后越练越精,劲分四层:
第一层劲:是绷劲,以人体为弓,两中指意对为弦,好像两手指之间有一根线绷着一样。

第二层劲:是整体劲,在第一层劲的基础上,以腰为中心,以脚带动整个身体,上下、前后、左右、一动百动。

第三层劲:是有了整体劲之后再升华到缠丝劲(缠丝劲另作祥尽的解释)。

第四层劲:是化劲,到这一层,人好像已经感觉不到躯体的存在,整个身体好像每个细胞都在旋转,劲就像水银泻地一样,哪里有空隙,就自然而然地往哪里钻。到此功夫,就能活化和自然平衡体内的气血,减少身体动作对气血的消耗。能有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之功效。

练功应注意的外部环境:
如果练功在嘈杂的环境中,总在寒风中和烈日下,和大自然对着干,那根本不能达到练功的效果,可能还要出问题。练功应该在一个清静无人打扰,空气中无杂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才是练功的最佳环境。因为无人打扰心才能定下来,清静的环境和空气中无杂味,意念才能不受干扰,更深层次地入静,适宜的温度肌肉和筋骨才能舒展开来,这三者又能相互影响。

怎么样才能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练功?
人的身体状况和形态千差万别,性格思维方式各有不同,如果公式化地练学,和就事论事,机械式的教练,是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应根据自己身体的不同情况而加以练习,如内部气血过旺的人,就应该练习形体的舒展,意念和身体外部的空间相联,以达到气血内外平衡的目的,以缓释身体内部的压力。如果内部气血过弱的人,就教他意念的收敛,扶本培元,以静养为主,以达到扶正驱邪的目的。总之要有明师因人施教,只有原理一致,没有统一模式。

练功的第一步应该如何?
练功的第一步先收心定意,用意念调整自己的形态,目的是使杂乱无章的意念归静,松散不正的形体归整。使自己身上混浊紊乱的气血达到清澈平衡调和的目的。它是做减法的,也是一个见效缓慢,过程复杂的练功沼泽地,一般人很难走出这一地块,即使他勤学苦练,也有明师指点,但是他改变不了他的性格和思维定势,就如同一块海绵,外面包着一层密不透风的塑料薄膜,即使把它放进水中,也吸不进水。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佛门难度,难度无缘之人之意,是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练功的成败,第一步是练功的基础,也是练功入门的关键,在第一步中身体的各种情况、变化,以及各种幻相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有人就认为这是练上了功夫,整天追求这种现象,认为现象越多功夫越深,象这种情况在练习过程中,轻则对身体无助,重则伤身、走向偏差和迷信。那么总有人要说:练功练功,总要练出一点东西出来的,如果什么也没有,那练什么?练功应该练的是清除、是过滤,就如同一股混浊不定的泥水要它清澈透明,就要叫它先定下来,然后让它自然沉淀,任何时候外加的力,只能起反作用!如果能悟出这一道理,那么就不会整天的练无用功,练一点进步一点,就会使身体走向正常和清澈。

作者;卢金龙;联系方式;手机;13003181317;QQ715814102;

[ Last edited by 海外华侨 on 2006-10-6 at 19:27 ]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7 23:25 | 只看该作者

论修身养性的原理(3)

第三步应该如何把持?
我们有了第二步的基础,有了健康的身体,那么我们要向延年益寿而努力,而这个努力,并不是每天定时定点的努力练功,而是如何把握协调平衡、清澈透明的问题,在于一个养字,养什么?养性,性是什么?性命,关键我们要感到性的存在,怎么才能感到性?眼睛睁着是感不到的,只有眼睛闭着,身体清除过滤到极致,意静到无牵无挂,此时意消隐了,性能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任何外加的,想象的,脱离自己身体的都不是真的,但是无意也不行,只要用意它就不会有真实的体现,到了这一步只能养不能练,体内有一种说不出的舒适感,只能用一首诗来形容:“白云朝升上,甘露撒须弥,自饮常生酒,逍遥谁得知。”其中意境只有自己去领会,到了这一步练功才能真正的入门,俗话说老师引进门,学艺靠自己,到了这一步可以说是无常性,无定性,它是语言和文字难于表达的,只有通过相互之间心灵感应,才能悟懂里面的真实含意,这就是练功的最高境界,一个悟字可以概括它的全部。我们应该领悟无形的意境,无形的意境是每时每刻都在控制着我们,而且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谁违背它就会受到它的惩罚,甚至于消亡。什么事情能升华到它的最高境界,我们的语言和文字,都是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其实万法同源。说到这里就有一点玄了,因为它没有可以拿出来看的东西,而且以各人的性格和社会阅历不同,所理解的方式也不同,比如说:两个人到大山深处去游玩,一个人完全溶汇在美妙的风景之中,感叹大自然的造化,而另一个人却在掂念着他的家事,那么这两个所感到的风景,应该是不同的。两人同样练功,前者可能能到高层次,而后者无论它如何努力,如果它不改变自己的性格,那是永远也练不上功夫的。
我们尝到了第三步的滋味,身体上什么事情都可以万事大吉了吗?要知道什么事物都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要知道事物相生相克的循环法则,在日常的生活和处世之中,处处注意把持,才能达到我们健康长寿的目的。
第三章        养生修性基本功法
一:静立站桩法,类似立正姿势,两脚跟并齐相靠,两脚尖距离以大趾跟高骨处容开本人横拳四指宽为准;膝盖微曲对大脚趾根,身体的重心放在脚心,使得脚心打开来。尾闾对足跟,保持身直;掖胯敛臀,使肚皮不能超过自己的脚后跟。松腰竖脊,虚领顶颈使得脊椎骨节节松开。舒胸松腹,松肩坠肘,开腋以腋不紧为度,两臂自然下垂,小指对裤缝,两手指根松,手心开,两中指尖通过脚心用意相连。头正项正鼻对脐,脸部肌肉放松,眼睛微闭,眼底放松,牙齿微着,舌尖抵着上颚,舌根放松,使气自然而然的归于丹田。练此功法一般以15—30分钟左右,如感适意也可延长时间。静立的方向,要面阴背阳,能使意气的活动保持平衡。
收势:在静立的基础上,两手以小指尖带动,向左右斜前方(两臂前合约30度)徐徐翻转上去,在翻转的同时,带动两手的劲,逐渐的从小指尖,扩散和移动到大指尖,至手与胯平,继续上起,至于肩平,手心向下。不停,大指提,园转上起,象摸圆球一般,至手于头平,小指微内扣,中指对手心斜向下方,手在上来时应注意松肩,坠肘,两肱圆不停两手反转下落至胸前,两中指靠拢相对,手心向下徐徐下按至腹部时两手左右分开回至原式。手在移动时,五个手指尖的劲,根据手的不同位置而不断的变化着。
在练功中一般能使七个窍松开,并能把握它。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七个窍分别是:
(1)主窍:在两眼之间的下面一点。此窍,是初练者即不能练也不能想的地方。它是统领其它六窍的主窍,只有经过多年的修练,有了很好的基础之后,只要一想着它,就能做到形体舒松,意念适定。
(2)中窍:在胸部檀中穴上约一寸五分处。是形的中心。此窍的松开对于心脏疾病和精神萎靡不振,有很好的辅助理疗作用。练此窍是以两中指意对(两中指之间,不论什么动作,都好象有一根线相联着,),沉肩(肩不要杠着),坠肘(肘放到膝盖上),提腕(使肩上流下的气血顺到指根),塌指根(把到指根的气血顺到指尖),虎口圆(大指和四个手指间在意念上形成一个没有棱角的弧度),扣指尖(使得整个手心产生一种绷劲,使得劳宫穴自然而然的打开来),两臂相合成为弓形,两中指意对成为弓玄,开掖(以不抬肘杠肩为度),再保持头正,颈直,鼻对脐(鼻准对肚脐),中窍就会自然而然的打开。
(3)下丹田:在脐下约一寸五分处(小腹内部)是气的中心。对于气血两亏,身体虚弱者,应该先意守丹田,以静为主来培养真元之气,等到气足血旺才能打开此窍,此窍开对理疗肠胃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会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就犹如田地种粮食一样,种出的粮食只给它归仓,而不加以利用,日常时久再好的粮食,也会变质,腐烂。种好的粮食应该拿出来发挥它的作用,这样种了用,用了种,就会使粮食越种越好,同样也会使粮食越用越好,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和逐步的进化。而且它也是练气化劲的基础,练此窍是在练中窍形体要求的基础上,掖胯敛臀(两脚大指根内侧与肩外侧同宽,两脚尖微内扣,膝盖微曲,以不超过大脚指为度,臀部以不露出脚后跟为度。尾履下垂,曲膝微挺,做到了上述形体之后,再用意一想丹田,它就会自然而然的打开来。
(4)阴窍:约在裆部两阴之间。是练功下盘的中心。是人体气血上下相联,及平衡的关键,此窍开对高血压,男性的前例腺炎,下肢酸冷,关节炎有很好的理疗作用。练此窍,是在练上述两窍形体要求的基础上开档合膝,使挡部产生一种绷劲,使档部的绷劲到了一定的力度,过轻不行,过重也不行,在绷劲恰到好处的时侯此窍才能打开。开此窍,会对人的键康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但在修练中是有一定难度的,希望修炼者耐心习之。
(5)尾闾窍:又名命门关,他又不在尾闾处又不是命门穴,它是在与下丹田前后平行相对的腰椎间。太极拳称之为腰际。是练太极拳劲的中心。此窍开对腰酸背痛,腰肌劳损有很好的理疗作用,练此窍,是以丹田为基础,在丹田开的基础上,保持上述练窍的形体要求,丹田提气 ,丹田气自能走尾闾关而通达四梢,使整体内外产生外包内撑之感,从而产生刚柔相济的劲,它是练气化劲的窍。
(6)夹脊窍:它的位置在两肩胛之间,与中丹田前后平行相对的脊椎骨之间。是人体与空间相联的中心,俗称势。此窍的打开,对于人体内部气血过旺所引起的内火,以及营养过剩所引起的血脂过高,及一切实热之病,人体前后左右气血不平衡所引起的形体木纳,歪斜,都有很好的理疗帮助作用。练此窍的方法是;在练前面几个窍的形体基础上,外包内撑再加一点整体力度,两手之间带有一点相反方向的整体拧劲,再意想着窍,自会有一种人与空间相连,相平衡,相通的感觉。
(7)玉枕窍:在后脑枕骨的中间,它与上丹田前后平行相对,是神的中心。此窍开有醒脑提神的作用,对于心烦意乱,心神不定,以及脑部疾病有着很大的理疗帮助作用。练此窍以静为主,是练气化劲,练劲化势,练势化神,练神还虚的关键所在,是练修身养性功从有为之功,走向无为之功的转折点,通俗一点讲就是从主动走向被动,从有形走向无形,从有常走向无常,练上了此窍,练功才能算入门了。练此窍,要在练上前面几个窍的基础上,才能练习,它的形体要求是;(1)含神内视,上下眼敛放松,眼神不要外露,面部肌肉,上下牙床舌根放松,(2)收颌藏喉至鼻准对肚脐,使头后部凹陷进去的玉枕关有限的突出来,它的意念要求是;(1)要知道神的母体是意,脱离了意去找神那是空的,练到老都是一场空,(2)要收心定意,使杂乱的心绪归顺,使无章的意念归静,(3)意静到了极致之后,此时意会自然而然的归于主窍。(4)意归于主窍之后,收颌藏喉只要略一加一点劲,使得头顶轻轻一点,意便能从主窍而达到神窍,使神窍自然而然的打开。
检验这七窍的位置,只要练功者意静下来,用手心对着窍,有一种不能离去的感应,这就是窍的位置,                                       
在练功中不能单练一个窍,要六个窍同时平衡的一起练,以用意调形顺气为主,这样才能不使意和气,同时停留在某一个位置。造成偏差或不舒服感。又能锻炼意不偏不倚,照顾周全。又能使气,气遍周身不少滞。初练者应该在明师的指点下练习,切记不能一个人看了书之后,盲目的闭门修练。也不能故意的意守某一个窍,或者脱离了形体用意空练,如果这样练容易产生偏差,或至少是练一辈子无用功。也不能操之过急,只能循轨导矩一步一个脚印的练习,才能功到自然成。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6-10-18 21: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卢金龙的文章.
作者的体会,加精,并期待下面的几节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6-10-20 20:3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大部分,很系统,明白晓畅!!

:cool:
顶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07-4-8 21:00 | 只看该作者

论修身养性的原理(5)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07-4-8 21:03 | 只看该作者

论修身养性的原理(6)

在练功中每一个动作要求都要求松;松是有中心的,是向着四面八方无规律的,平衡舒展的运动。在身上每块肌肉都放松的前提下,舒开身上的筋脉至每一个神经末稍,展开每根骨节,节节松开。松不是瘫软无力,是挺拔,是扩展,是松到身体每个细胞都打开来。就犹如发酵良好的面包一样舒松。
在习练过程中意念贯串始终不停留。起到主导的作用,用意即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过重容易引起形体气血的呆板与僵持,会越练越重,越练越累。过轻会引起形体气血的松散,而达不到练功所要的目的。古人有:意不轻传,宁给十两金,不传一口意,或天机不可泄漏,非自己的亲身骨肉不传。有一些一知半解的人,或凭自已的想像,或故弄玄虚,来引导人,把意搞得很神秘。练功用意是关键,而且它是动态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时段,用意都不同,只有通过明师的心传口授,和练功者本身的领会,来悟懂其中的道理。意静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对自己身体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方方面面、照顾周全。时刻监控在练功过程中身体所发生的内外变化,以及达到上面所述动作形体的要求,分分秒秒纠正在练功过程中,动作行为的偏差。清除杂念,过滤身体,使之达到清静无为的状态。
静立站桩法,这一功法是我们所练功法的母体,所有功法包括太极拳,都不能离开这一母体的内涵。
二开合运气法;
姿势要求;
(1)在静立的基础上,左脚左移平落,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脚尖微内扣,两脚外侧成平行直线。
(2)两手徐徐向前方上起与肩平,两手相齐,距离与肩宽,手背向上。
(3)微曲膝坐身,松肩垂肘,两臂各成半圆形,腕与肩平,两手心相对,注意劳宫穴相连(劳宫穴在手心中间。)。
(4)注意体松意静,等到两手劳宫穴有麻胀之得气感时,将两手徐徐内合(用意不用力),好像按一气体,有合不拢之感,慢慢合至两手距离二至三寸时即停止。再用意将两手慢慢向外拉开,此时会感到有吸力相联,有拉不开或自动分开之感。可拉至比肩略宽,但两臂不能拉成直线。如此内合外啦,反复多次(约五分钟左右),两手之间的气感有逐渐增强之感。
说明:运气法能使练功之人很快就有得气感,请习练之人,不要去过分追求气感。
二:静坐法:类似平常坐凳的姿势,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宽,两脚间微内扣,以两脚外侧平直为度。如凳子高于膝盖时,两脚可稍向前伸。如凳子低于膝盖时,两脚可向后收。以感到两脚的重量平衡为度,两臂自然放松,两手放在膝盖上,放的具体位置以两臂感到舒适为度。保持头正身直鼻准对脐,其他要求与静立法相同。
三:盘腿静坐法:
(1)便盘坐姿势先将右脚盘回放在左腿下,再将左脚下盘到右脚下,左脚外,右脚内,两小腿交叉。左手大指尖与中指指端相对,接成圆形,右手大指从左手虎口放到左手无名指根内侧,右手其余四指轻握左手背上,自然放在小腹前,手心要向内向下合,头正身直,鼻准对脐。其他要求与静立法同。(也可以两手,两脚反过来便盘)
(2)单盘坐:姿势:先将右脚盘回,放在左大腿根上,再将左脚盘回放在右大腿根上,左脚外,右脚内,两小腿交叉,(也可以两手,两脚反过来单盘)。其他要求与便盘坐同。说明:盘坐法是练修身养性功的主要方法,坐的姿势,虽然与静立法不同,但要求和练法以及功效都是一致的,都是以静心养气为主。静立的动作是不带有强制性的。以松静自然为主,而静坐就不同了,它看似静止不动,在松静的前提下,其实它的下盘筋骨在做最大的拉伸运动,它的主要功效就是体现在这里,是练太极拳最主要的基本功法之一,是柔化,稳固,灵活,下盘(如汽车为什么能高速行进,是因为有四个橡胶轮胎和地面软硬相合的旋转,为什么在高速行进下转弯而不翻车,是因为底盘和车身之间有扭距,而化解了车身的惯性),的最有效功法之一,也是防病,健身的主要功法,动作容易安祥入静,能够延长锻炼的时间。静坐时应注意凝神垂帘(使发散在身体外面的意念逐步逐步的回归,意念归入体内之后,它会自然而然的入定,意念入定之后,此时神就会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它也是安神,养神的关键功法之一,要知道神旺才能体健,垂帘就是面部肌肉放松),练此功法对康复头部,脑部疾病会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特别对失眠,头痛,头晕,只要有明师的正确指点,和练的得法,可能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此式要特别注意头正项直,鼻准对脐,松静自然。初练盘膝坐时,不要硬扳两腿,以防扭伤。至于采用何种坐法,要根据各人的具体条件和功夫来确定。盘坐可在坐骨下垫高一寸左右,容易保持身直和防止前倾。
四:静卧法
(1)仰卧式:枕头应比平常睡高些,以鼻对脐为准。平卧,两脚踝交叉,两脚尖微上跷,下边脚趾尖靠在上边脚趾跟的上面。手背对手心,抚在小腹上。左脚在上时,右手在左手上;右脚在上时,左手在右手上。
(2)侧卧式:两腿曲,下脚勾在上腿小腿上,两脚尖微上跷,身弓,以鼻对脐为准。下臂曲,下面手四五指拳曲,大指靠太阳穴,中指靠前额发际,上面手放在下面臂中间,上手劳宫穴对下臂“郗门穴”(郗门穴在小臂内侧,腕肘之中间)。说明:睡法亦是练修身养性功的主要功法之一,它可以利用睡眠时间经常锻炼。可以以练代睡。如要入睡,将两脚尖放松即可。在练功时,用仰身或侧身,可按自己的习惯。左右侧身均可,姿势相反,要求相同。以上几套功法,适合初练者及身体虚弱者练习,以养为主。
五:八卦站桩法:从静立开始,两脚平行分开,中间距离要超过肩宽。曲膝坐身,掖胯敛臀,膝盖对大脚指根,尾闾对脚后跟,人好像座在一个球上一样,有弹性。同时两手向前向上徐徐抬起,至于肩平。松肩沉肘(把肘放在膝盖上,使肘膝相合)两手成立掌,两臂各成半圆形,两中指上舒意对护头顶,虎口圆,食指回指意对眉尖,四五指并拢,小指微内扣(以刚刚从外侧看不到到小指根为度)‘大指内合,手心空含。此式是锻炼内劲的基本功法,有增强体质,推动气血循环之功。要求做到气遍周揣,劲达五梢(两脚指,两手指,头顶)。五心(两手心、两脚心、头心)、相合。以达到劲整势圆神凝,内外相合之功。初练时,可能产生腿臂酸胀或有外动现象,坚持下去,自会正常。身体弱者,初练此式可以少些时间,逐步增加。身体强者,如能坚持四十分钟,很快就不会酸胀,而且会有舒服的感觉。
此功法略带有一点刚性,以拔筋、松骨,形合为主,是气滞血淤,营养过剩的人练习比较合适。
太极抱球法;
它是动功,就是在八卦站桩法的基础上,两手心慢慢相对,与肩同宽。中指意连,两手好像抱着一个圆球一样,以腰为中心,用脚带动整个身体,慢慢匀速运动。其它动作要求与上面功法相同。所有太极拳的动作,都是从这一动作变化和展开的。只要把握了原理,无论动作千变万化,其实它只有一个动作,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万法归一”。初练太极拳的人,可以在这一动作内,悟懂很多太极拳的道理,应该单练这一动作。
静功太极十二式与动作
第一式:既静立式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07-4-8 21:09 | 只看该作者

论修身养性的原理(5)

第四章        运用太极拳的功力帮人理疗的原理
帮人理疗应该和被帮助人是互动的,是对病人意念的引导和外力的作用。辅助人康复和保健,应该根据各人的情况而辩证施治,要感应到自己也要感应到对方,是有意推拿和用意调控,帮人首先应该自己身体各方面的情况要优于被帮助人,就如用一块擦布擦桌子,如果它本身不干净,不但擦不净桌子,可能还越擦越脏。穴位和经络是固定的,是一成不变的,而人身体各方面的情况是变化着的,而且练功和打太极拳所有的内劲与能量,也是有限的,身体内有些气阻血淤,如果超过它的能量,那么它就没有办法了,我们只有通过外力来解决了,第一先要有安静无人打扰的环境,还要得到被帮助人的配合,要叫他意念静下来,身体肌肉放松,保持意静形松的状态之后,然后用你清净的身体,去感应他的身体,一般身体不正常的或有病变部位的气血,是和身体正常部位不同的,他身体内部气血的情况,会自然而然地或多或少的显现在你面前,你再根据他的情况而辩证施治,如气血过活,就用意调节他的意和形叫他定下来,如某一地方气血过淤,就用意控制手中的力,击打病灶部分,力过轻病灶部分动不了,过重也动不了,也有可能反而会伤着它。要恰到好处的用劲,而且用劲根据病情的变化而变化着,恰到好处的用劲衡量标准是,病灶部分和你的手引起共震,自己的意念和被帮助人的意念引起共鸣,这是推拿与按摩的最佳点。推拿与按摩的原理是:要叫被帮助人保持意静形松的状态来配合,且俩人的意念相合,被帮助人的意念波动和身体变化都在掌控之中,理疗方法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着。杂则清之,身上某些地方杂乱证明这些地方有炎症。实则虚之,实证明一个人内火旺,一般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用意念调节,要引导他想着空间,使自己身上气血和空间相平衡,要知道人体是虚的,不是密不透风的,他是和外界相通的。淤则化之,气阻血淤,使人行动迟缓,萎靡不振,要活血化淤,需要舒展运动,有时要针对气阻血淤的部位单独运动,和外力的推拿与按摩。乱则整之,气血紊乱,证明这人心烦意乱,感受过惊吓,久而伤身,象这样的病人先引导他意念逐步的定下来,然后再慢慢点整和他散乱的气血,散则合之,形体松散的人,久病伤身,气血两亏,抵抗力差,象这样的病人,要选择静养,在养中调合,这个合不是一合就呆板,而是合中带养,养中带活,使身体渐渐地整合。总之要掌握平衡的法则,身体内外那里气血不平衡,那里就会引起人体的不健康,那里就可能是疾病的根源所在,每个人的气血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变化着,人们身体内部的变化,和病变部分都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现出来,只是科学家还没有把测量人体外在形态变化的仪器发明出来,老中医可以凭自己多年的经验,察言观色来帮病人医治一些疑难杂症,处事老道的人可以从一个人的表相来判断他的内心世界,象这样一种人的高级思维感应,我们应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和探索。
凡事都没有绝对,只有相对,也不要不信,也不要迷信。有形的事物是被无形的法则所控制和利用的。它只是健身、防病、延年益寿方法的一部分,是医治疾病的一种补充,有病还是要看病吃药,但是看病吃药也不是万能的,我们要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就要知道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无力和渺小。只有遵循自然赋于我们的无形法则,使自己溶汇在自然之中,成为自然的一份子。
众所周知不好的心情和意念,会使人得病,甚至是某些疾病的根源所在,那么良好的心情和意念也会为人治病,医生帮病人医病,也是通过多年的学习医疗知识,用意念运用自己掌握的医疗知识,帮病人看病和配药。古语也说,心病还需心药医,那么我们的心药是什么呢?是意念,用意引导形态使气血协调平衡,是修身养心术和太极拳的治病原理。
第五章        怎么样用修身养性术和太极拳防病医病
  修身养性术和太极拳不是包治百病的,也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但是它对某些疾病确实比药物有效,不要短期内修练好了,某些纠缠自己多年疾病的症状,就认为它很神奇,甚至于到了崇拜迷信的地步,或短期内修炼不好,加重了疾病,就认为它无用,甚至于认为是骗人的,希望习练者以平常之心对待它,要知道每个人的性格和疾病都是不同的,疾病的轻重,气血的强弱,在练功医病的方法中,应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而不同的区分对待,运动健身,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在医学上也是认可和提倡的,但不是只要练了就会好,关键是要练的得法,和明师的指点,还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现象有无数种,而本质只有一个。不要去管它的现象,要修理它的本质。浊则清之,乱则定之,杂则顺之,僵则松之,淤则化之,实则虚之,虚则养之,散则合之。用意既不能强求,也不能不到。强求容易引起气血的僵持和伤身。意不到根本不起作用。恰到好处的用意是治病起效的关键。用意调形顺气是练功治病的基础,气是不能练也不能调的,如用意练气或调气,轻则不舒服,重则出偏差。怎么样用意念来帮自己防病呢?首先应该知道自己身体的现状,一般人的意念都是外向的,只有身体不舒服向它发出了信号,意才会被动反观一下自己的身体。有些人对这些信号根本不加以理会,只有这些信号整天的纠缠着自己的意念,使得自己不能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他才被迫的到医院看病和休息。到这时可能就有慢性病的发生,或小病酿成了大病。练功最高级的就是防病养生,把自己身体可能生成的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那么我们就要练就一个敏感的,先知先觉的身体,怎么样才能练就这样的身体?那就是把身体清除到极至,就犹如清澈到极至的水里,丢进了一粒沙子,静到极致的森林里,能够听到小鸟扑翅的声音一样。越清纯越简单,就越能感觉到变化,练功防病就是意念静下来,自己主动反观自己的身体,有现象有感觉的地方,就是有病或是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类都是进化着的,练功打太极拳不是越古老越好,也不是越祖传越好,关健是要把握它的原理,掌握它的窍门,要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加以练习,如果一味的去追求古代的祖传的秘诀,秘方,那么我们就会迷失了方向,要知道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是国外的例强们不是也利用中国的四大发明,赶超中国,甚至侵略和霸占中国,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和事物,每时每刻都是进化和演变着的,我们对每一种人和事都不能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在动态中把握它,是我们不变的法则。
策划和指导;           作者;卢金龙
2006年5月5日
联系方式;手机;13003181317
QQ715814102,
EMALL;LU4529301@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9#
发表于 2008-1-28 12:58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2-13 02: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请多交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气功人网 ( 苏ICP备12036507号-1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0304号

GMT+8, 2024-11-25 04: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