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论坛

 找回密码
 点此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论坛关闭注册的通知周天功养生法函授,祛疾健身
楼主: 张斌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常态辟谷系列创始人张斌峰:我的家乡中国文化发源地——洛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0:50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7:12 | 只看该作者
老君山
老君山,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修炼成仙的地方,以峰秀、林密、径幽、洞奇著称,享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它位于秦、晋、豫三省交汇处,陕西省洛南县境内,距西安190公里,北接华山,虎视八百里秦川;南瞰秦蟒,扼中原进出秦巴之门户,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称。  
   
老君山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苍松劲树,四季常青。春季山花烂漫,馨香四溢;夏季翠绿可餐,清爽宜人;秋季红叶似火,热情奔放;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新建的登山盘道,路面平整,曲径通幽;数千级台阶周围老藤错落,鸟语百啭;山风乍起,松涛汹涌,啸声阵阵,不绝于耳。雨中登山,薄雾缭绕,风雨潇潇,如泣如诉,凭高远眺,醉若天仙。清理整修后的老君山溶洞溶柱林立,景观别致,烛火通明,古香古色。

太上老君是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传说太上老君在此修炼成仙,玉皇大帝亲临拜师迎驾,故老君山留有老君庙、玉皇殿等名胜景观,民间人士每年古历二月十五在此举办老君山庙会,敬天祈福。老君仙洞中现有天然溶柱形成的“圣君卧榻、系牛柏、炼丹炉、塔林、高山飞瀑、天门、青牛、豆腐坊”等道教信物,塑有太上老君像、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牌位供香客朝拜,千百年来一直为道教信众朝圣之所。鬼斧神工般的溶柱奇观,与天然、原始的自然地貌融为一体,成为老君山生态旅游开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道教始祖太上老君 老君洞喀斯特地貌观赏 老君山 老君山 老君山野果 老君山一角 洛南文庙 炼丹炉 高擎道教文化旅游大旗 营造绿色休闲园林巨擘
中华道教第一山--老君山
探究老君山的来历
登上玉皇殿 定是英雄汉
游了老君山 赛过活神仙
中华道都-老君山
老君山旅游风景区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巡检镇,与陕西潼关县、华阴市、河南省灵宝市相邻,并与310国道、陇海铁路相接,相传太上老君在此修炼成仙,故而得名。      老君山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苍松劲树,四季常青。春季山花烂漫,馨香四溢;夏季翠绿可餐,清爽宜人;秋季红叶似火,热情奔放;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新建的一千五百一十五米登山盘道上,路面平整,曲径通幽;二千九百九十九级台阶周围老藤错落,鸟语百啭;山风一起,松涛汹涌,啸声阵阵,不绝于耳。雨中登山,薄雾缭绕,风雨潇潇,如泣如诉,凭高远眺,醉若天仙。
    太上老君是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传说太上老君在洛南县巡检镇的老君仙洞中修炼成仙,故老君山成为“中国道教之源”。由于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道教传统的国家,道家文化,以先秦时代哲学家老子为其创始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道家思想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如老子的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素朴、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等。正是这种道教文化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襟怀,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能够经久不衰,愈来愈繁荣昌盛。为了纪念太上老君,故民间人士每年太上老君诞辰日-古历二月十五,在此举办老君山庙会,以示祝贺。
    老君山溶洞溶柱林立,景观别致,烛火通明,古色古香,老君仙洞中现有天然溶柱形成的“圣君卧榻、系牛柏、炼丹炉、塔林、高山飞瀑、天门、青牛、豆腐坊 ”等道教信物,老君山留有老君庙、玉皇殿等名胜景观,塑有太上老君像、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牌位供香客朝拜,千百年来一直为道教信众朝圣之所。天然溶柱鬼斧神工般雕成的大自然奇观,与天然、原始的自然地貌融为一体,成为老君山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07:16 | 只看该作者
华山道教教派

早期道教没有现在所说的“派”。道教成立之前的方仙道、黄老道等学术性派别,被张道陵吸收为道教内容,后人把他的称为教前派。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也称做天师道。张角以《太平经》信仰创立了太平道。晋带由帛和创立的“俗神祷”信仰称为帛家道。以经篆传授的有茅山上清道、阁皂山灵宝道、陕西周至的楼观道等。直到南宋、金、元时期出现的净明道、太一道、真大道教、全真教等和与符篆派同时出现的金丹道(包括外丹与内丹派),皆不以“派”称。把某某系统称某某派,是元末末明初盛行的。道教的各种修持方法为了追宗溯源找出自己的传授系统,遂有了“派”的名称和世代系统。
  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龙虎山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篆”,从此天师道改称“正一教”。同时北方的全真道很盛行,但全真道重在内丹清修,与正一符篆修持有明显区别,遂成为在同一时期的道教信仰中的两个修持派别。凡偏重符篆修持的,如茅山上清、阁皂山灵宝,龙虎山天师道、西山明净道,皆称做“正一派”;凡偏重内丹清修的包括张紫阳一系的皆称作“全真派”。
  在这两大派系之中又各有其分枝小派,这些分枝小派使以其成道祖师为开派始祖,用五言或七言诗体作出一百字或几十字作为代系,如现存和使用的八十六个派名,就属于这一类。用字代传绪,使人可一目了然,某某人是某某派的第几代传人。除此之外,符篆派还有以“法篆”传授的分派,如上清派、灵宝派、清微派、神霄派、东华派、天心派、北帝派、净明派等等。
  现在国内常见到的道教所属派系,属于全真的有:邱长春龙门派、郝太古华山派、刘长生随山派、谭长真南无派、王玉阳玉山派、龙门岔枝孙玄静金山派,还有一些派的传人。属于正一的主要有茅山毛真君的清微派和正一天师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10:13 | 只看该作者
洛书-明天地之根 究万物之始
从民族文化发展的渊源来看,传说中的“洛书”是民族文化起源的又一传奇。它与“河图”一样,都是《周易》形成的源泉。
但是,“河图”的传说究竟真假与否,至今没有人能够搞清楚。然“河图”只有一个出处,那就是今天洛阳市孟津县的雷河村。
传说中的“洛书”就不同了。据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河图洛书探秘》(王永宽著)一书介绍,“洛书”的出处有三个地方。
其中,就洛河之河而言,古代的文献资料《古今图书集成》与《山海经》中,就记载着洛河是从陕西庆阳府洛源县东南,流经延安府富县(州)及洛川、甘泉诸县境……又经洛南县界东流入河南境,迳(经)河南府卢氏县熊耳山,东经卢氏、永宁、宜阳、洛阳、偃师诸县境,东流至巩县,北入黄河。
另一条洛河,发源于陕西洛南县西北部的冢岭山。《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又曰欢举之山,洛水出焉。东与丹水合,水出西北竹山,东南流注于洛……洛河往东流入河南境内,经卢氏、洛宁、宜阳、洛阳,至偃师接纳其支流伊河后称为“伊洛河”,再东流至巩县的洛口,汇入黄河。《河南通志》和卢氏、洛宁、宜阳等县志都对这条河有详细的记载。
从上述记载来看,洛河自源头到入黄河口,全长442.5公里。关于洛书出处的具体位置,有三种说法。
其一,洛出书处在洛河的上游,即陕西洛南县。沈约《竹书纪年》注说,“(黄帝)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得图书焉。龙图出河,图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接万神于明庭,今寒门谷口是也”。
其二,洛出书处在洛河的中游,即河南洛宁县长水乡。明代人的宣传,使永宁-洛宁为洛书出处的说法更为流行。雍正十三年(1735)重新编修的《河南通志》,记载了永宁-洛宁有关河图洛书的古迹。古迹上记载坛屋山上的“禹王庙”云:“禹王庙,在永宁县西长水镇。昔禹治水成功,洛龟呈瑞,故立庙祀焉”。
按《河图玉版》说,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山,临于玄沪洛水,灵龟负图,丹甲青文以授之。
民国六年(1917)《洛宁县志》进一步肯定了洛出书处的说法。
1991年出版的《洛宁县志》,沿袭旧《洛宁县志》的记载,明确认定洛书出处在洛宁。
2004年,洛宁县成立了“河南省洛宁县洛书研究开发领导小组”和“河南省洛宁县洛书研究会”。他们研究撰写的《“洛出书处”在洛宁》的论文,被2004年第四届“河洛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收入论文集-《根在河洛》一书(2004年10月、大象出版社出版)。
新华社记者桂鹃在播发“洛书出洛宁 专家认可信”的通稿后,香港《大公报》、美国《世界日报》、上海《新民晚报》、《河南日报》、《东方早报》、《洛阳晚报》等众多新闻媒体相继转载或采发了有关洛出书处在洛宁的文章。
其三,从古代的传说来看,黄帝、尧、舜、禹、汤五位上古帝王,都曾经得到龙图或龟书。
东汉时,李尤汉《铭洛》诗云:“洛出熊耳,东流会集。夏禹导疏,经于洛。元龟赤字,汉符是立”。这里说大禹疏导洛河经过洛、即今洛阳,有元(玄)龟负赤字而出,给大禹带来象征天意的命符和祥瑞之兆。
王永宽认为,“文学性的诗句虽然不是史料文献,但它能够说明,汉代文士在述说这样的典故时还没有关于洛出书处的确切概念,而以洛阳来泛指”。同时,王永宽在书中还列举了很多诗句中有关洛龟出书的诗,如《全唐诗》。
这里所说的洛出书处,即所谓的洛阳一带说。
中华文化,源源流长。然中华文化的根在河洛,河洛文化的历史渊源之一“洛书”就在洛阳的洛宁县。
史实证明,由“河图”“洛书”生发出来的《周易》,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连孔老夫子也曾经发出感慨:“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从古代的认识与说法来看,先有河图、后有洛书;“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发展为《周易》-作为中国人认识自然之本的经典巨著,不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产生了历史上最早的宇宙起源说。
因此,河图是明天地之根、究万物之始之一,洛书就是明天地之根、究万物之始之二也。
从传统的说法来看,洛书的出现后来产生了《洪范》。
的确,“河图”“洛书”是一个诱人的谜,是一个蕴含着丰富知识的迷宫,是一个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信息之源……
尽管“河图”“洛书”《周易》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河图”“洛书”与《周易》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或者说《周易》源于“河图”“洛书”的什么才成为举世闻名的经典巨著?
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和发掘“河图”“洛书”的历史责任-需要认识和解决有关“河图”“洛书”本元破译的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10:1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洛河的传说


2007年07月04日 18:00:36 作者: 书堂老翁
关于洛河的传说
从洛南县城北边翻过北塬就是鱼池村,在村头靠洛河边岩石横立,远看像是高高昂起的虎头,鼻子、眼睛、耳朵样样具全,这里便被叫做“虎头岩”,因为从县城到家乡这里刚好是中点,所以便成了我们上县城歇脚、候人、聊天的标志场所。和它相对的北面小山头低头向洛河,山岭朝北弯曲逶迤延伸数十里,恰似一条低头在洛河饮水的长龙,这里就叫龙头,龙虎相对,耽耽而视。有一年,龙虎终于忍耐不住敌对情绪而相斗起来,几天几夜,直打得虎须脱落龙鳞乱飞,河水阻塞泛滥成灾,上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连下游居住的菩萨神也从庙中逃出搬到了对面山头上,狂龙作恶多端,终于激怒了上苍,玉皇大帝派天神下凡,挥起神剑将龙头斩断,老虎吓得俯首帖耳,一动也不敢动,从此河流通畅,灾害消除。虎头岩在修河堤公路时被砸为碎块铺了路基,被斩断的龙头而今还静静地躺在洛河边,从断口望去,喉咙眼深不见底,龙脖子被凿成一个缺口,车辆正源源不断的从上面驶过,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10:17 | 只看该作者
洛河游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10:37 | 只看该作者
劈山救母的传说

2007年07月05日 19:49:26 作者: 书堂老翁

劈山救母的传说
《宝莲灯》由秦腔《劈山救母》改编而来,经戏剧电影的传播,已是家喻户晓,但是对故事的发祥地就是洛南,却鲜为人知。
传说在北宋年间,洛州(今洛南县)举子刘彦昌上京去应考,途经现在的巡检,翻过杨树岭,到达华山后,又乏又饿,进入三圣母庙歇息,看到三圣母的塑像,为她的美丽神采所倾倒,顿生爱慕之心,便在庙内墙壁之上题诗一首,表达情意。当时,三圣母外出未归,庙里由丫鬟灵芝看管,灵芝姑娘为俗尘书生的轻狂激怒,遂将刘彦昌赶出庙门,并施风雨雷电追逐驱打,恰好此时圣母回山,看到柔弱书生的悲惨景象,于心不忍,止住灵芝,询问根源,听后再细看刘彦昌,潇洒英俊、风度翩翩,由怜生情,由情生爱,作出了违反天条、下嫁凡间的决定。她叫灵芝略施神通,化出一座山庄,名为戴家荘,灵芝变为戴庄主,热情接待前来避雨的刘彦昌,谈话间,唤出女儿与其相见,提出愿与其结亲之意。对如此美丽的姑娘(既是天仙岂能不美)穷书生刘彦昌喜出望外、满口应承,随即拜堂成亲、结为夫妻,演绎了一场“避雨招亲戴家荘的好戏”。两人恩恩爱爱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三圣母也身怀有孕,然而华山虽好非是久留之地,看看考期临近,刘彦昌只好依依惜别,上京应考去了。
时过不久,有拍马流须善打小报告之徒将此事密报了玉皇大帝,玉帝大怒,派圣母的哥哥杨戬下凡调查处理,杨二朗到华山再三逼问,圣母拒不承认,无法时杨戬命三圣母对着他的三尖两刃神刀吹一口气,口刚一张,一股血光胎气直冲刀刃,杨戬怒气冲冲,按照天规将三圣母压在了华山西峰之下。
刘彦昌进入考场,有神仙相助,灵感大增,高高考中,随即被放任洛州(今洛南)县令,择期上任。回洛途中,再到华山,已不复往日胜景,一路悲悲戚戚苦不择路,灵芝手持宝莲灯空中相送,引其穿过百里黑松林,平安到达洛南。
刘彦昌到任之后,勤于政务、励精图治,在今甘河口蝗虫庙创办学堂,名为南学,让农家子弟读书识字,三圣母孕期满后,华山之下产下儿子,起名沉香,由灵芝护送到洛州交给刘彦昌,为了抚养孩子,刘彦昌暂放思念圣母之心,娶妻关氏教养沉香,后关氏亦生一子,取名秋哥,长到七岁,兄弟两人双双入南学攻读诗书。学习期间,同窗恶少、纨绔子弟秦官宝常常仗势欺凌农家子弟,嫉恶如仇的小沉香对此极为不满,有一天,秦官宝与秋哥发生争执,进而厮打起来,沉香情急之下,举起砚台砸去,正中官宝头部,恶少当即倒地而死,沉香犯下了过失杀人之罪。按照当时一命抵一命的法律规定,沉香必须处死才能结案,何况死者为权势之子,相逼甚急。沉香秋哥兄弟情深,为救对方性命,都自认是凶手愿意抵命,作为县令的刘彦昌既执法如山又父子情深,二堂上怀抱着两个儿子,心力交瘁、肝肠寸断,“有心舍了小沉香,三圣母恩情怎能忘,要是舍了小秋哥,管夫人面前咋交代”?就在这万难之际,申明大义的管夫人为了秋香母子团圆,毅然提出让秋哥抵命,留下沉香救母报仇,演绎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二堂舍子”。
沉香逃出后,立志苦练武功,学习各门法术,又得到各类神仙指点,终于成为了武艺超群、力大无比的一代英雄,借着宝莲灯法力相助,战胜了不可一世的舅舅杨戬,挥斧劈开了华山西峰,救出了苦难中的母亲,一家人得以团圆。写就了一篇美丽的神话故事。
今天,到过华山的人都会看到被劈开的西峰那陡峭的断壁和巨大的神斧,三圣母被压山下的压痕还历历在目,然而,刘彦昌任职的洛州今天已变成了另一个美丽的模样,南学已经拆除修成了楼房,传说中的沉香秋哥墓已难找踪迹,只有苍颉园下的沉香路正在加宽改造中,才留下一点点模糊的记忆。我想,要是恢复历史古迹,按照宝莲灯的故事打造出一条旅游热线,也许给人们增加许多乐趣和享受,地方财政一定会活跃起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10:56 | 只看该作者
骑行秦岭:洛南云蒙山
本贴地址: http://www.ilc.net.cn/bbs/dispbbs-bike-new-1-10610-120198-0.html
云蒙山,洛南第一高峰,海拔1745。在洛南生活十年了,一直没有爬过云蒙山,不是没有机会,而是畏惧,决定今天去,将其踩在脚下。
为了今天顺利登顶,提前一天赶到山脚小镇麻坪,当然是骑车,19km,70分钟。早上6点起床,阴天,吃早点时,当地老人建议登山鞋带雨具,还说昨天山上下了小雪,有点玄乎。自己本来就胖,体重95kg,还要爬高山,会很困难的。记得七年前爬华山,就用了九个钟头,才到东峰。8点,一行三人开始爬山,路遇沉香磨斧石、试斧石,一块巨石被劈两半。就是力劈华山救母的沉香,其故事就发生在此。崎岖小路,穿过梯田,整体植被不是很好,树林一簇一簇的。渐渐得喘着粗气,但是早上山里还很冷,身上开始出汗,衣服湿了很难受,停下歇息。这时还碰到在山上寻找野猪踪迹的猎户,听他讲猎野猪的故事,很有趣。到了山腰,景色渐佳,各种花遍布山坡,树木丛生,周围的山变矮了,远处的炊烟,停滞在空中,一层一层的,鸟叫声不绝于耳,山石嶙峋。三个人,一路说笑,10点30分到达山顶,首先看到的是舍身崖,从山体上突出一巨石,下临深渊,相传沉香从此处纵身跃下,从凡人变为神仙,然后华山救母。山顶有当地中国电信一通讯塔,还有林业部门的瞭望塔,当然还有供奉菩萨的一处小庙。登上瞭望塔,极目远眺,群山尽收眼底,虽然传说的云蒙观华是没有看到,但能看到远处的集镇,水库。特别是远处的水库,看上去好像挂在天上,这样的美景在别处是享受不到的。11点开始下山,因山路崎岖,乱石密布,很容易伤脚,自己还是小心翼翼,总的来说,顺利下山,完成心愿,很开心。在小镇用完中饭,告别朋友,50分钟后赶到家里。
遗憾的是,眼下自己装备不齐,没有照片奉上,但不会太久。
阿西莫夫 发表于:2008-4-1 8:55:00

云蒙山位于洛南县城北15千米处的麻坪镇境内,为洛南群山之首。其主峰海拔1745米,
峰峦高耸入云,雾山横绕,萦回不绝如缕,故称“云蒙山”,又称“书堂山”。
  传说山上有二洞,一猎人追鹿至洞口,闻有琅琅书声,又见另一洞口桃花似锦,烂漫异常,猎人奇之,乃以刀刻桃花为记,次日寻其处,满山树木均有字痕,而读书之洞已无从寻觅,于是又称“书堂山”。蜿蜒曲折的小道攀山而上,但见一路藤树丛生,荆棘处处,山花杂草相间,绿肥红瘦,美不胜收。山峦之上遍布参天巨松,松针翠密,遮天蔽日。步人林间,地上松叶厚积,松软如棉。四周阴湿寂静,幽宁怡人。至南岩,有水帘洞,悬崖奇险。登主峰,北望秦岭,群山连绵;南眺山脚下洛河,如银带曲折东去,于阵阵松涛呼啸声中将眼前美景尽收。山上建有庙宇,有祖师殿、圣母宫、玉帝殿、三清殿、关岳祠。殿依山建,院随殿设,古庙掩映松柏之中,浑然一体,若天设地造,古朴、幽静、典雅。每当天气晴朗,旭日初升之时,站于山头,纵目观望,可见华山奇峰林立,是为“云蒙观华”胜景;初晴时节,山上大雾弥漫,峰峦苍松,银装素裹,而山下却是桃花绽放,春光无限,是为“书堂雪花”胜景。
  古庙山门外镌刻着“岳色遥临,秦岭难遮天外目;书堂宛在,洞门犹观雪中花”的对联,正是对这两大胜景的概括。云蒙山还有着奇异的历史传说,相传神话人物神农雨师赤松子曾游于此;汉张良兴汉灭秦辅弼刘邦称帝建国,功成思退,隐居于此;明真人孙碧玉曾结庐于此山,等等。云蒙胜景及悠久的历史,曾吸引历代之骚客徜徉于此,留下许多赞美的诗篇。清代张琛有诗云:“此山多隐者,处处烟岚横。但觉书声度,更无人亦行。苔眼白鹿伏,雪映绎桃生。寻人碧云路,不知秦晋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13:31 | 只看该作者
“秦岭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之根脉
作者:丁念保
王若冰著花城出版社出版

  横亘中国内陆腹地的秦岭山脉如一条苍龙,将华夏大地分为南北两半,历来被视为中国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和物种变迁的天然过渡带,从古到今却很少有人在文化层面上去踏勘、思考和表达这座大山。2004年整整一个盛夏,诗人王若冰背囊负笈,走进了这座沉默太久的大山;2007年岁尾,他向我们推出了第一部全面反映秦岭历史文化身世的长篇散文《走进大秦岭———中华民族父亲山探行》,并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文化学概念:秦岭文化。
    司马迁以前,秦岭一直被称为“南山”。这座高耸在渭河和汉江之间的高地,是远古人类最初的栖息地和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发生、发展的母床。从西秦岭陇南山地到雄矗在南阳盆地边缘上的伏牛山区,莽莽秦岭山区曾经是蓝田人、郧西人、仰韶人、大地湾人、半坡人温暖的家园。自青藏高原迁徙而来的华夏初民,在渭河与秦岭北麓之间的山地上,开始了高举龙部族的煌煌大旗,开创千秋大业的征程。在用两个月时间走完秦岭之后,作者站在秦岭最高处俯瞰华夏大地,深有感触地写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第一个封建制国家、第一个东方帝国,都诞生在秦岭温暖宽厚的怀抱里;还有老子、秦始皇、刘邦、刘彻、李世民,他们成就的千秋伟业,哪一个不曾获得过巍峨高耸秦岭的荫庇?深知,我们这个民族存留至今的称谓———‘汉’,也是在秦岭汉水之间孕育并最终被确认的。”作为第一位秦岭文化精神的勘查亲证者,王若冰正是披阅秦岭所负载那么丰富的历史经历后,才由衷感叹说:“这条挺立在中国内陆腹地的莽莽山岭,对中国传统文明和汉文化的生成与培植,对以关中和中原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秩序的建立、确认的意义,远比一座巍峨高山阻挡了南下的寒风、北上的暖湿气流重要得多。”尤其是通过《陶罐上的光芒》、《青铜时代》、《秦岭帝国》诸卷,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秦岭一带是文字有载以来夏、商、周、秦几朝生活、征伐、采邑之地,更有这座自古被视为“天下大阻”的高迈山岭对民族精神、气质、襟怀和魂魄文化意义上的锻造与提升。     如果没有秦岭,就很难言诠华夏文明和传统文化发生、聚合、成长、衍变的轨迹。为了凸现这一观念,作者甚至认为,“秦岭”之所以得名,乃因其“秦岭给了秦人生存、生活、成长、壮大的温暖家园”,所以秦岭的真正含义就是“秦人的山岭”。这种大胆的推断,此等识见,恐怕是一些谨小慎微的史学家未必能够道出的。     在汉文化中心论的文化学理论体系中,历来把中原文化视为中国本原文化。但《走进大秦岭》的作者在阅历、求证大量至今存活在秦岭山区的传统文化根脉之后提出,从中国传统文化生成、发展的轨迹和现状来说,中原文化仍然是一种只表示局部和个体的地域文化,而“秦岭文化”才是容纳、兼容了黄河长江之间华夏民族多种文化的集合体。此前,人文地理学界指称秦岭南北一带自成体系的文化概念有:秦文化(或秦巴文化)、关陇文化、中原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等。由于秦岭矗立于上述文化地域核心,成为中国南北方文化、东西部多种文化的屏障、聚合点和交汇点,秦岭一带文化融合渗进了上述多种文化的基因并且具有文化系统的独立稳定性,所以,“秦岭文化”比上述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强的包容性。     对于“秦岭文化”的含义,作者在序言和文本上再三复述说,“道教文化、秦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关中文化、兵戎文化、土匪文化、移民文化、宗族文化相互浸淫,相互渗透,像山间的烟岚雾霭一样重新聚合升腾,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精气和血脉。”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茎。作者在考察中发现,不仅绵延1500公里的秦岭山区至今道教宫观密布其间,而且道教从老子完成道教经典《道德经》的写作到东汉张鲁创立“五斗米教”,再到后来终南山成为神仙云集的道教仙山,道教的创立、发展、壮大,都没有离开东起函谷关、西到秦岭主峰、南及武当山的秦岭山脉之间。而且时隔两千多年,外来宗教遍布大江南北,而秦岭山区却至今尊崇着以道教文化精神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精神。秦人、楚人和巴人的好巫鬼,重淫祀;华夏民族源头羌藏万物有灵,倾心灵魂关注;中原部族的宗法传统,在秦岭山区的现在和过去都是“秦岭文化”精髓。     在旬阳县境内的红军乡,当年牺牲的两名红军战士,被当地百姓奉为“红军老祖”,建庙享祀,敬以香火,以期消灾禳病,占卜吉祥。作者在对这种多少漫漶着一些迷信色彩的鬼神崇拜现象的理解时,中国传统宗教里的神祗,其实都是活生生的人,“把一个肉体凡身的活人推向神的境界,无非是老百姓对生前做过不少好事、善事的圣德之人的感戴、怀念方式而已。”应该说,对于“秦岭文化”上述特点的体认、描叙与意义阐说,是《走进大秦岭》最有价值的贡献。     在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蚕食与鲸吞越来越严重的今天,秦岭山区还存活着原汁原味的中国本土文化,这无疑是《走进大秦岭》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惊喜。而作者所倡导的“秦岭文化”则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最弥足珍贵的标本和根脉,作为读者,我也和作者一样期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中华民族父亲山”———秦岭,所绽放的中国传统文化光芒。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9:39 | 只看该作者
秦岭72峪及附近景点介绍


高冠峪
    华山附近的峪
  华山峪也叫华峪,是华山风景胜区的中心峪谷。峪道多曲,宽窄变化较大,两侧峻峰林立,壑奇崖秀,林草繁盛。主峰矗立其南,涧水穿行其中,是华山景区各峪谷中景观最多,分布密度最大的峪谷。按习惯说法,华山峪自峪口至青柯坪二十里,青柯坪至南峰顶又二十里,所谓“四十里路向上爬”。1984年拓修进山人行路时,实际丈量峪口至青柯坪曲线距离仅仅只有7公里。山路至青柯坪不再向南延伸,东拐走回心石沟,经千尺 幢、百尺峡、老君犁沟、苍龙岭 、五云峰,过金锁关登上主峰,道路全长总共12、5公里。而华山峪由青柯坪继续向南延伸至水帘崖壁下,总长约10公里。所谓四十里,应当是指由山下西岳庙至主峰顶的距离。 古代千尺一线道路未开通前。 结山峪只能至青柯坪,然后由西山坡登上北斗坪,由此可以遥望华岳诸主峰全景,所经有“朝北斗,望华岳”的说法。千尺幢一线道路开通后,华出峪的登出道路便成为人们登上顶峰唯一最便捷的道路。这就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的由来。此后,由此道登山的游人现日俱增,其中不乏寻幽探奇的雅士名流、达官贵胄,加之宋代后道在该的活动,峪中的自然景观逐步被人们所发现、所认识。历代名人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记赋、墨宝丹珠以及他们在绘山活动的踪迹和趣事轶闻,人文景观不断增多。这就是使华山峪成为自然景观记述,也都以华山峪为主,传衍年久,华山峪甚至成了华山景区的代名词。
  大敷峪在华山西三十里,又称敷谷。今华(阴)、金(堆)公路穿峪而过,至秦岭顶峪六十多里。岭南则为洛南县境。初入峪,峪道窄狭,两侧危崖兀立,气势磅礴。涧水和公路傍崖而行,千回百折。入峪三里有百索潭,二十里有挝鼓潭,潭旁石壁有一处石纹很象龙,有道 有尾,形象生动。峪内另有冰凌柱、牛鼻峰、公母崖、赛华山等景观。峪中有较大的沟岔十多处,其中以阴司沟、金岩沟最深。金岩沟内森林茂密,遮天蔽日,为华阴市唯一原始林区。沟楠天门峰海拔2483.6米,是华阴境内最高点。大敷峪涧水北出入渭,古时称敷水,今叫罗敷河。大敷峪因敷水从谷中流出得名。唐白居易《过敷水》诗曰:“野店东头花落处,一条流水号罗敷。芳草艳骨知何处?春草茫茫墓已无。”许浑《经敷水》诗云:“修娥颦翠倚柔桑,遥谢春风白面郎。五夜有情随暮雨,百年无节待秋霜。重寻乡带朱藤合,更认罗裙碧草长。何处野花何处水,下峰流出一渠香。”可见早在唐代人们就把敷水同古诗《陌上桑》中之“秦氏有女名罗敷”牵扯在一起。元王处一修《华山志》时,也称华山这西有一罗敷山,清诗人王士正在《秦蜀驿程记》中认为,秦罗敷女邯郸人,故事发生于赵国,秦赵相隔千里之遥,把秦之敷水同赵之罗敷女扯在一起,显然是错误的。但这一移花接木之传说,流传时久,逐渐为后世所认可。今称敷水为“夫水”,称罗敷河为“罗夫河”,称大敷峪为“大夫峪”。虽然是用字上的谬误,但已约定俗成。
  窦峪在黄甫峪东,峪深数十里,峪道较开阔。两边山势平缓,灌木丛生,出道曲折,山道曲折,河水丰盈。峪深处有山民聚集成本,属观北乡所辖。峪西侧岭巅有王刁三洞,神话传说将其渲染得非常神奇,旧时常有人由此峪登岭朝拜。峪内有峰名朝来山,高峻雄伟,山势如同向华山行朝拜之礼的大臣,故名。
  黄峪在仙峪西,峪深不足十里,两边山峰高峻,灌木丛生,小道蜿蜓曲折,溪水经年流淌。峪深处,有已民聚集成村,属今五方乡管辖。山民所居处较为开阔,台田叠摞,果木成林。但浅山处淙淙流淌的溪水却在此销声匿迹。故山民饮水十分困难,只好逐年迁往山外。峪内有金钱豹、刺猬、獾等野生动物。山民移居后,可望通过封山育林而成为华阴的林木基地和野生动物保护区
  东沟在仙峪河北头之北,是仙峪通往瓮峪的一个沟岔,也是白缺寺景观的所在地。沟虽在仙峪涧西,但站在瓮峪的位置,是为东沟,仙峪人也便顺其自然,称其东沟。沟深数里,靠山根处布满台田,田畔茅庐几间,为山民居所。沟西边翠峰耸立,灌木丛生,夏绿秋红,甚为秀丽。沿林人命小径蜿蜓西上,翻越岭脊,就到了瓮峪没门岔沟。站岭头四望,千山连绵,一望无际,林木苍莽,白云低回,白缺寺洞石历历在目,沟坡下山民茅舍炊烟袅袅,一种远离喧嚣、置身世外的感觉油然而生。
  文仙峪在华山峪东,为一簸箕形山谷。因峪建有羽客庵,传说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隐居、修真养性、吟诗作画的地方,当地人又称为吕洞宾造墨处。峪不甚深,但较为开阔,曲径蜿蜓,溪水淙淙,花草繁茂,修竹迷人,主体建筑依崖而构,背靠王猛台,东望木公祠,西依王母宫,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站立庙门前,山外景色,一览无余。魇庙宇建筑最早称羽谷庵,后经修葺改为纯阳观,俗称吕祖庙。传说品洞宾在此隐姓埋名修真养性四十年,在华山巧遇汉钟离,授延术及炼制金丹灵药的秘诀。又遇苦竹真人授日月交并之法,道成后遍游天下,屡显灵迹。人传吕洞宾羽化后还回过文仙峪,并在庙内墙壁上留诗一首:“昔日曾居此,埋名四十春。屏蔽词语多少客,谁是识予人?”解放前,入文仙峪朝拜的人很多,尤其是每年正月初九,因传说是吕洞宾坐宫的日子,善男信女摩肩接踵,诵经颂道之改朝换代回荡崖谷,因此当地人也将峪称为问仙峪。吕祖庙背依王猛台崖壁,壁上石纹草木自然结构成八仙图像,是为华山奇景。图中,汉钟离居中正襟危坐;何仙姑亭亭玉立站在西侧,手中荷花含苞欲放,张果老倒骑毛驴;韩湘子悠闲自在;曹国舅仰天长叹;蓝采和举止潇洒;铁拐李腰间的宝葫芦清晰可辨。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辨清此图,须心静而诚,胸无俗念才能独具慧眼。传说能辨清此图的人,可福寿齐岳。庙东侧有龙君洞,洞前有龙泉,水明如镜,质优味甘,具有明目、消暑之功用,还能医治隐情晦疾。长期服用,不仅可去沉疴,还能前边寿延年,被誉为神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曾来此背过水。今山西、河南、甘肃等邻省的群众每登华山必提罐携瓶来龙泉求水,带回医疾。泉畔原有巨松,传为吕洞宾所植,今不存。庙前涧中原有二仙桥一座,传为汉钟离点化吕洞宾的地方,亦传为陈抟拜吕洞宾为师的地方,故名二仙桥,后毁于水患,仅留遗址。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 页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此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气功人网 ( 苏ICP备12036507号-1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0304号

GMT+8, 2024-11-5 21: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