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论坛

 找回密码
 点此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论坛关闭注册的通知周天功养生法函授,祛疾健身
查看: 425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庄子中为人处事的几种境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 0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庄子.人间世>中,庄子借孔子之口,阐述处事之道的3种境界: 首先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也就是正人先要正己。 【德 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 ‘德’失真是由于追求名声,‘智’外露是由于争辩是非。‘名’是人们互相倾轧的原因,‘智’是人们互相争斗的工具。  一:德行存厚信誉着实。 但是不足之处是: 【且德厚信(音qiang1),未达人气;名 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音shu4)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灾人。灾 人者,人必反灾之。若殆为人灾夫。】 大意思是,如果仅仅是德行存厚信誉着实但是不会和别人沟通,即使你个人本身没有争名之心,但是未必别人会了解,强行把仁义道德规范说给别人,无异于当面揭露别人得短处,用别人得丑行来显示自己的美德。这可以说是在害人,而害人的人终将被别人所害。(因直言进谏招杀身之货的大臣历史上很多,如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  二:端而虚,勉而一(外表端庄而内心谦虚,勉力行事而意志专一) 此后世儒者的标准形象。但是孔子认为这样还不够。 【曰:“恶!恶可!夫以阳 为充孔扬,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 ,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 其庸讵可乎!”】 对于已经打定坏主意的人,压抑别人的劝告,即使用小德慢慢感化都不行,何况用大德劝告,这种形象化的手段还是不行。即使表面赞同,心理也不会做出反省。 三、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 内直者,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之 为徒也。内心质朴,外表不违背世情。这样对自己德安全性大大提高,不会遭到别人的直接攻击。 但是庄子认为,这样太滑头了。虽然可以是自己免受迫害但是对于事情的解决帮助不大【恶!恶可!而不谍 。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 那么更好处事方式是怎样的呢? 【斋,吾将语若。 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音hao4)天不宜。”】 这个方式其实是一套完整的(佛道),心法背后还有丰富的哲学观念。 斋,不是素斋而是心斋。就是念头的安静、情绪的平止,观今日天下滔滔,人人有为,以有为之心行有为之路可乎?莫若以无为之心止有为之动。幻想以德止暴,岂其易为之者,以为易为者,老天都不帮他呢,以为天下能够通过单纯的善良良知而止平一切,这是不解天意的莽撞无知,一定自遭危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
发表于 2008-12-13 09:53 | 只看该作者
顶!  "犹师心者也." 我理解是"还是你自以为是的师心自用啊."不知对不对?请兄指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17:2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理解是:师心还是有为之心,非是自然之道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8-12-20 11:30 | 只看该作者
很高深!似懂非懂,也有收益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此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气功人网 ( 苏ICP备12036507号-1扬网安备(32100302000104)

GMT+8, 2024-6-26 07: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